胃底贲门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常见消化系统症状有吞咽不适、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全身症状包括消瘦、乏力,还可能出现黑便或潜血阳性,有相关症状的高危人群应及时检查,老年人和年轻人群出现症状也需重视排查。
1.消化系统症状
吞咽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时轻度的哽噎感或异物感,尤其是在进食较粗糙、坚硬或干燥的食物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在贲门部位,影响了食物的正常通过。例如,一项临床研究观察到约30%的胃底贲门癌早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不适症状,这种不适是由于肿瘤导致贲门部位的管腔狭窄,食物通过受阻引起。
上腹部不适: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痛或闷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且无明显规律性,可能与进食无关。疼痛的原因是肿瘤刺激胃底贲门周围的组织或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等。研究发现,约40%的早期胃底贲门癌患者会有上腹部不适的表现,疼痛性质多样,有的患者描述为隐痛,有的则是胀痛感。
消化不良:可出现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是因为肿瘤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胃的蠕动和排空等受到干扰。例如,约25%的早期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反酸现象,这是由于胃酸分泌紊乱以及肿瘤对胃黏膜的刺激等因素引起。
2.全身症状
消瘦:早期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这是因为肿瘤生长消耗身体能量,且患者可能会因消化功能受影响而摄入营养不足。一般在数月内体重可减轻5kg以上。有研究显示,约20%的早期胃底贲门癌患者会出现消瘦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消瘦会逐渐加重。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精神状态不佳。这与肿瘤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营养物质吸收障碍以及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等因素有关。大约30%的早期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
3.其他症状
黑便或潜血阳性: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者在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出现黑便,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糜烂、溃疡导致少量出血,血液经过肠道消化后变成黑色。例如,约15%的早期胃底贲门癌患者可能会有大便隐血阳性的情况,若不及时检查,可能会延误病情。
对于有上述症状的人群,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饮酒史、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高度警惕胃底贲门癌的可能,及时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功能减退,症状可能不典型,更需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而年轻人群若出现相关症状,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