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性幽门梗阻有呕吐、腹痛、体重减轻及体征等表现,呕吐是突出症状,多餐后发生,初期为宿食不含胆汁;腹痛为上腹部胀痛等,进食后加重;体重减轻因进食少、消化吸收不良致慢性消耗;体征有腹部胃型、蠕动波、振水音,全身有消瘦、贫血貌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及影响不同。
一、呕吐
1.特点:是瘢痕性幽门梗阻最突出的症状,多发生于餐后一段时间。初期呕吐多为宿食,不含胆汁,随着梗阻加重,呕吐次数可能增多,呕吐量较大。这是由于幽门梗阻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受阻,胃强烈收缩将潴留的食物吐出。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可能因频繁呕吐出现脱水、营养不良等情况,影响生长发育;成人则可能因长期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2.发生机制:幽门梗阻使胃排空障碍,胃内食物积聚,当胃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胃发生强烈收缩,将胃内潴留的宿食通过食管排出体外。
二、腹痛
1.表现: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隐痛等。疼痛多在进食后加重,伴有上腹部饱胀感。对于有长期溃疡病史的患者,腹痛可能有其原发病的特点,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为空腹痛,而幽门梗阻导致的腹痛可能在原有疼痛规律基础上发生改变。不同性别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瘢痕性幽门梗阻的腹痛表现上无明显性别差异。
2.机制:胃扩张、胃强烈收缩以及胃内容物潴留对胃黏膜及神经末梢的刺激,导致上腹部出现疼痛不适。
三、体重减轻
1.原因:由于幽门梗阻导致患者进食减少,且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从而出现体重减轻。儿童患者体重减轻会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指标,因为营养摄入不足无法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成人则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表现,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2.影响因素:梗阻程度越重,进食减少越明显,体重减轻速度越快。同时,患者的基础营养状况、年龄等也会影响体重减轻的程度,比如老年人本身基础代谢率低,且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体重减轻可能更为明显。
四、体征
1.腹部体征:可见胃型和蠕动波,这是由于胃扩张所致。触诊上腹部可摸到饱满的胃,有振水音,即当轻轻晃动上腹部时可闻及胃内液体与气体混合的声音,这是因为胃内大量潴留液体。对于小儿患者,由于腹壁较薄,胃型和蠕动波可能更容易被发现;而肥胖患者可能因腹部脂肪厚,体征观察相对困难。
2.全身体征:长期幽门梗阻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貌等。儿童患者可能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成人则可能有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等表现,这是由于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