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会引发疼痛、肿胀、弹响、交锁等症状。疼痛部位多在膝关节内外侧间隙,性质有锐痛、钝痛或隐痛;肿胀因关节内出血、炎症反应致关节腔积液,表现为膝关节周围肿胀伴皮温升高;弹响分为屈伸时的弹响,机制是损伤半月板与关节结构摩擦;交锁是膝关节活动中突然卡住,多见于半月板撕裂块较大时,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原因有别。
一、疼痛
1.部位:半月板损伤后疼痛部位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对于年轻患者,运动中突发半月板损伤时,疼痛可能较为剧烈且定位相对明确;老年患者若因退变合并损伤,疼痛部位可能因关节退变其他因素干扰稍有不同,但仍以膝关节间隙为主。不同性别在疼痛感受上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等因素在恢复过程中对疼痛的感知可能受心理等因素一定影响。
2.性质:可为锐痛、钝痛或隐痛。急性损伤时多表现为锐痛,常因撕裂等急性病理改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慢性损伤则多为钝痛或隐痛,是长期磨损、炎症刺激等导致。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运动者、重体力劳动者等发生半月板损伤后疼痛性质可能因损伤程度和病程有所不同,如长期跑步者急性半月板损伤多为锐痛,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的慢性半月板损伤多为钝痛。
二、肿胀
1.原因: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内出血、炎症反应等导致关节腔积液从而引起肿胀。急性损伤时,血管破裂出血,短期内关节内积血会使关节迅速肿胀;慢性损伤时,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滑膜分泌增多,吸收减少,也会逐渐出现肿胀。年龄方面,儿童半月板损伤相对少见,若发生多因外伤等,肿胀程度可能因儿童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外伤后反应可能较迅速;老年人因关节退变,本身滑膜等组织功能减退,肿胀可能消退相对缓慢。
2.表现:膝关节周围肿胀,可伴有皮温升高。急性肿胀时皮肤可能发亮,慢性肿胀皮肤改变相对不明显但能触及关节周围组织饱满。不同性别肿胀表现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中运动爱好者肿胀消退可能相对较慢,需更注意休息等促进恢复。
三、弹响
1.类型:可分为屈伸时的弹响。在膝关节屈伸活动过程中,损伤的半月板会因位置变化与关节结构发生摩擦等产生弹响。年轻患者运动导致的半月板损伤弹响多较清脆,老年患者退变相关半月板损伤弹响可能相对沉闷。
2.机制:当膝关节屈伸时,损伤的半月板嵌入关节间隙或滑出,引起机械性弹响。不同年龄人群弹响机制类似,但年龄大的人群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关节退变因素影响弹响表现。
四、交锁
1.发生情况: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卡住,不能屈伸。多见于半月板撕裂块较大时,在膝关节活动到某一位置时,撕裂的半月板部分卡在关节间隙,导致膝关节交锁。如运动中突然出现膝关节不能活动,需警惕半月板交锁情况。年龄较小人群发生交锁多因外伤严重导致半月板撕裂明显,老年人则多因退变基础上的半月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