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的引发因素主要有过度使用(运动相关及日常活动)、外伤因素(急性外伤及慢性累积性外伤)、疾病影响(风湿免疫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年龄与生理因素(年龄增长及生理结构差异)。
过度使用
运动相关:在运动过程中,如运动员频繁进行某一特定动作,像网球运动员反复的挥拍动作、游泳者不断划水等,会使肌腱承受过多的压力和摩擦。以网球肘为例,就是由于前臂伸肌反复收缩、牵拉,导致附着点处的肌腱发生慢性损伤,进而引发肌腱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青少年在过度参与体育训练时,如果运动姿势不正确且运动量过大,也容易出现肌腱炎;成年人中长期从事需要重复特定肢体动作工作的人群,如键盘录入员长期反复敲击键盘,手部相关肌腱也易受影响。
日常活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重复性的动作也可能导致肌腱炎,比如家庭主妇长时间频繁做家务,像持续拧抹布、揉面等,手部肌腱会因过度使用而受损。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在一些家务劳动中接触更多重复性动作,从而在特定肌腱部位更容易引发肌腱炎风险。
外伤因素
急性外伤:当肢体遭受急性的扭伤、拉伤时,可能直接损伤肌腱。例如,在运动中突然的摔倒导致关节周围肌腱被过度牵拉,或者重物砸伤等情况,都可能使肌腱纤维断裂或出现挫伤,进而引发肌腱炎。对于儿童来说,活泼好动但身体协调性相对较差,更容易发生急性外伤导致肌腱受损;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减弱、反应相对迟钝,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因轻微的磕碰等情况造成肌腱的急性损伤。
慢性累积性外伤:长期的微小创伤积累也会引发肌腱炎。比如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行走,脚部肌腱会受到不正常的应力,经过长时间累积后引发肌腱炎症。不同年龄段人群对鞋子不合适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人足部结构可能有一定退变,更易因不合适的鞋子导致肌腱问题。
疾病影响
风湿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会累及肌腱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这类疾病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肌腱等组织,从而造成肌腱炎。不同性别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上可能有差异,女性相对更容易患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而增加肌腱炎的发病风险。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影响肌腱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容易并发肌腱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可能存在病变,导致肌腱组织营养供应不足,同时高血糖环境也不利于肌腱的正常修复,从而增加肌腱炎的发生几率。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发生肌腱炎的风险相对更高。
年龄与生理因素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腱的柔韧性和修复能力会逐渐下降。老年人的肌腱本身就处于退行性改变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肌腱炎。例如,跟腱炎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就是因为跟腱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退变,承受应力时更容易受损。
生理结构差异:不同个体的肌腱结构和力学特性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天生肌腱相对薄弱,在相同的活动强度下更容易引发肌腱炎。比如一些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肌腱结构得到强化,但如果是天生肌腱较细的个体,就更容易在运动中出现肌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