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早产需从多方面着手,定期产检可及时发现异常并指导干预;有基础疾病的孕妇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孕妇要避免吸烟饮酒、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生殖道及其他系统感染;有早产史和多胎妊娠的孕妇需更密切监测与特殊应对。
一、定期产检
1.意义与内容:定期进行产检是提前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通过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情况。例如,产检中可以监测孕妇的血压、体重等指标,若孕妇血压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是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之一;同时还能通过超声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盘位置等,如胎盘位置过低可能增加早产风险,医生可根据产检结果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干预。不同孕周的产检项目不同,孕早期要确定妊娠情况等,孕中期重点筛查胎儿畸形等,孕晚期则关注胎儿成熟度等。
二、控制基础疾病
1.针对高血压的情况:如果孕妇本身有高血压病史,需要严格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影响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从而增加早产风险。孕妇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保持适量运动(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
2.针对糖尿病的情况: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环境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也容易引发孕妇感染等情况,进而增加早产几率。孕妇需要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来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三、避免不良生活方式
1.吸烟饮酒方面:孕妇要绝对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饮酒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等发育,增加早产发生的可能性。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入二手烟都要避免,同时要远离饮酒环境。
2.过度劳累方面: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使孕妇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引发宫缩等情况,增加早产风险。孕妇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重体力劳动等。
四、注意个人卫生与预防感染
1.预防生殖道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生殖道感染。阴道炎等生殖道感染可能会引起胎膜早破,进而导致早产。孕妇要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等。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瘙痒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诊治。
2.预防其他系统感染:还要注意预防其他系统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引起孕妇发热等全身症状,也可能导致早产。孕妇要注意保暖,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若出现感染症状要及时治疗。
五、关注特殊人群
1.有早产史的孕妇:曾经有过早产史的孕妇再次发生早产的风险较高。这类孕妇在孕期要更加密切地进行产检,加强监测。例如,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宫颈长度等情况,如果宫颈过短等异常情况可能需要采取宫颈环扎术等措施来预防早产。
2.多胎妊娠孕妇:多胎妊娠孕妇发生早产的几率比单胎妊娠高很多。这类孕妇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尽量延长孕周。在孕期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孕妇的身体状况,必要时需要住院观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