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有多种表现,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常见症状且80%以上患者有此表现,围绝经期阴道出血若有异常也需警惕,患者可出现浆液性、血性或脓性伴有异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会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还会有消瘦、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肿瘤坏死合并感染时可发热,不同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相关表现及诊断。
一、阴道出血
1.绝经后阴道出血:这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绝经后的女性,若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但需高度警惕。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有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表现。例如一些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阴道出血者中,相当比例最终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绝经后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所以对于50岁以上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的女性更应重视。
生活方式: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进而影响阴道出血的表现及诊断。
2.围绝经期阴道出血:在围绝经期的女性,月经紊乱较为常见,但如果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况,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信号。与正常围绝经期月经紊乱不同,子宫内膜癌导致的围绝经期阴道出血往往持续时间较长、经量异常,且可能伴有其他不适。
病史:既往有子宫内膜增生等病史的围绝经期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更高,出现阴道出血时需更仔细排查。
二、阴道排液
1.阴道排液性状:患者可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多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如果合并感染,还可出现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有研究显示,约有一半左右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阴道排液的情况。
年龄与感染风险:老年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阴道感染,若出现阴道排液伴有异味等情况,要考虑子宫内膜癌合并感染的可能。
生活方式:不注意外阴清洁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阴道感染几率,从而影响阴道排液的表现,进而干扰子宫内膜癌的判断。
三、下腹疼痛
1.疼痛特点:晚期患者由于癌肿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等。一些临床研究发现,约30%-40%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下腹疼痛症状。
年龄与疾病进展: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但疾病进展到晚期时都会出现疼痛表现。
病史:有盆腔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时疼痛表现可能更复杂,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四、全身症状
1.消瘦:晚期患者由于肿瘤消耗等原因,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长期的肿瘤消耗会使患者体重明显下降,体质逐渐虚弱。
年龄与营养状况:老年患者本身营养吸收可能相对较差,发生子宫内膜癌后消瘦等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关注其营养支持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可能加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全身症状表现。
2.发热:若肿瘤坏死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症状。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需要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特殊人群:对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后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需仔细排查是否与子宫内膜癌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