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的家庭治疗措施包括减少引起疼痛的活动让肘部充分休息;冰敷疼痛肿胀部位,注意不同人群冰敷细节;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关注特殊人群血液循环;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膏,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进行腕关节伸展和握力器锻炼,调整锻炼强度;调整运动姿势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以减少复发风险。
一、休息与制动
网球肘患者首先要减少引起疼痛的活动,尤其是反复屈伸腕关节、用力抓握等动作。比如避免长时间打网球、拧毛巾等。让受伤的肘部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这是基础的家庭治疗措施,对于各年龄段、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适用,因为持续的损伤动作会加重肘部肌肉、肌腱的炎症反应。
二、冰敷
1.方法:在疼痛、肿胀的部位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缓解疼痛和肿胀。对于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采用冰敷,但如果是儿童,要注意避免冻伤,可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再敷在患处;对于有血液循环障碍等病史的患者,冰敷时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2.原理:通过低温抑制局部神经的传导速度,降低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觉,这是基于冰的物理降温作用以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抑制机制。
三、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对肘部进行适当加压包扎,能够减少局部组织的肿胀,提供一定的支撑,限制过度的活动。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效果。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可采用,不过对于老年人或者有血管疾病的患者,包扎后要更频繁地检查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
四、药物辅助(外用)
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膏,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局部外用能够通过皮肤渗透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但对于儿童,要谨慎使用,因为儿童皮肤娇嫩且代谢与成人不同,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更安全的外用药物;对于有皮肤过敏史或者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的患者,使用前要咨询医生,避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五、康复锻炼
1.腕关节伸展锻炼:缓慢地将手指和手腕向身体方向屈曲,然后再将手腕向手背方向伸展,每次保持15-30秒,重复10-15次。这种锻炼可以逐渐增加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相关肌肉的柔韧性,但要注意锻炼的幅度和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加重损伤。对于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锻炼强度,比如运动员可能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进阶锻炼,而普通人群则从基础的锻炼开始。
2.握力器锻炼: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每次握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通过锻炼手部和腕部的肌肉力量,有助于增强肘部相关结构的稳定性,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使用过大的握力。
六、改变生活和运动方式
1.调整运动姿势:无论是打网球还是进行其他涉及肘部用力的运动,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确保肘部受力均匀,减少对特定肌腱的过度牵拉。比如打网球时要调整握拍姿势等。不同运动项目的患者要针对性地学习正确的运动姿势,以减少复发风险。
2.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对于因工作等原因需要长时间进行重复性手部、肘部动作的人群,要定时休息,活动一下肘部和手腕,缓解肌肉疲劳。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人群,每小时至少休息5-10分钟,活动手腕和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