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低血压和休克等表现,腹痛多突然发作剧烈且有多种特点及相关诱发因素和对不同人群影响;恶心呕吐常与腹痛同时出现且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影响;发热多数中度少数高热且与病情相关及对不同人群有差异;黄疸在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致梗阻时出现且对不同人群有意义;低血压和休克在重症时因炎性渗出等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出现且对特殊人群有不同影响
一、腹痛
1.特点: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常位于中上腹部,也可偏左或偏右。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等,且较为持续。例如,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起病时即有剧烈腹痛,疼痛程度较重,难以忍受。
2.诱发因素及影响:进食油腻食物、饮酒等可能诱发腹痛加重。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一般来说,病情越重,腹痛越剧烈且持续时间越长。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急性胰腺炎时腹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同样需要重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若患急性胰腺炎,腹痛表现与非生理期无本质差异,但需结合自身生理状况综合判断病情;有胆石症病史等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腹痛可能更易出现且症状可能更复杂。
二、恶心、呕吐
1.表现:常与腹痛同时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血性物。例如,患者在出现腹痛后很快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后腹痛往往不能缓解。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儿童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恶心、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等情况,需密切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女性患者若频繁恶心、呕吐,要注意避免因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会加重原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补液等支持治疗。
三、发热
1.特点: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发热一般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出现。例如,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1-2天后可出现发热情况。
2.与病情的关系及不同人群差异:发热程度与炎症反应程度相关,病情越重,发热可能越明显。儿童发热时需注意与其他儿童常见发热疾病鉴别,因其自身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发热可能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一定影响;女性患者发热时要考虑是否与自身内分泌等因素有特殊关联,同时注意用药等对月经周期等的影响;有免疫缺陷病史等的人群,发生急性胰腺炎伴发热时,感染风险可能更高,需要加强感染监测和防控。
四、黄疸
1.出现情况:当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导致胆总管梗阻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例如,约10%-2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黄疸。
2.不同人群的意义:儿童出现黄疸时需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胆道等发育异常相关因素;女性患者黄疸可能与自身胆道生理结构在生理期等的变化有一定潜在关联;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黄疸,要高度警惕急性胰腺炎导致胆道梗阻的可能,需进一步排查病情。
五、低血压和休克
1.发生机制及表现: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由于大量炎性渗出、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例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约有10%-20%可出现休克。
2.对特殊人群的影响:儿童发生休克时,因其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需要更加积极快速地进行抢救和支持治疗;老年患者发生低血压和休克时,本身各器官功能衰退,耐受性差,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有效的扩容等治疗措施;女性患者在休克时要注意其特殊生理阶段对治疗药物等的耐受性和反应差异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