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筋膜炎症状主要包括疼痛(多为弥漫性酸痛等,晨起等加重,集中在后背相关部位且可放射)、肌肉紧张与痉挛(肌肉发紧僵硬,部分有痉挛及条索状硬结)、活动受限(弯腰、转身受限),还有压痛、少数皮肤感觉异常及受气候影响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细微差异。
疼痛
疼痛性质:多为弥漫性的酸痛、胀痛或隐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一般在晨起、长时间不活动或劳累后加重,适当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活动过度又会使疼痛加剧。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后背筋膜炎患者会出现这种弥漫性的疼痛表现,疼痛范围较广泛,可累及整个后背区域。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后背的肌肉、筋膜所在部位,常见于肩胛骨内侧、脊柱两旁等区域,有时疼痛还可能会向肩部、颈部等部位放射,但相对比较局限在后背相关区域范围内。不同个体的疼痛具体部位可能会略有差异,但都以后背为主要受累部位。
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患者可感觉到后背肌肉发紧、僵硬,用手触摸时能发现肌肉比较紧张,弹性下降。这是因为筋膜炎症刺激导致肌肉处于一种应激状态,长期的肌肉紧张又会进一步加重筋膜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后背肌肉的张力较正常情况增高,活动后背关节时可能会感觉到有明显的阻力。
肌肉痉挛:部分患者会出现后背肌肉痉挛的情况,表现为局部肌肉突发的、不自主的收缩,可感觉到肌肉像条索状硬结,伴有明显的疼痛,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活动,例如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弯腰、转身等。一般在劳累、受寒等因素诱发下容易出现肌肉痉挛现象,据统计,约有30%-40%的后背筋膜炎患者会发生肌肉痉挛。
活动受限
弯腰活动受限:由于后背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等原因,患者在弯腰时会受到明显限制,难以像正常人一样轻松地弯腰拾取物品等。例如,正常情况下能够轻松弯腰到90度甚至更低的角度,但后背筋膜炎患者可能只能弯腰到一定角度就会因疼痛而无法继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弯腰动作,如系鞋带、拖地等。
转身活动受限:后背筋膜炎患者在转身时也会不灵活,转动身体的幅度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后背的筋膜和肌肉在转身时受到牵拉,炎症刺激会加重疼痛,从而限制了转身的活动范围。
其他伴随症状
压痛:在后背的病变筋膜部位通常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指按压时患者能明确指出疼痛的位置,而且压痛比较局限在筋膜炎症所在区域。通过压痛的部位可以初步判断筋膜炎症的大致范围。
皮肤感觉异常: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后背皮肤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刺痛感等,但相对比较少见。这可能是由于筋膜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的,一般随着筋膜炎症的缓解,皮肤感觉异常也会逐渐改善。
气候影响:后背筋膜炎的症状可能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在阴雨天气、寒冷季节等情况下,症状往往会加重。这是因为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导致后背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进而使筋膜炎症反应加剧,从而使疼痛、肌肉紧张等症状更加明显。例如,有研究发现,在气温较低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后背筋膜炎患者的症状复发率和加重率明显高于气候干燥温暖的环境。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后背筋膜炎症状表现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但总体的症状特点基本相似。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后背筋膜炎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活动和姿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症状可能会有所波动;长期从事伏案工作、重体力劳动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后背筋膜炎的症状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也可能不同;有既往后背外伤史、慢性劳损史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后背筋膜炎且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