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裂痛是孕期因激素及胎儿等因素致耻骨联合分离、疼痛,其对顺产有产程进展受影响、增加剖宫产倾向等影响,孕期可通过体位调整、用骨盆带预防缓解,分娩中需监测产程、给予产时支持,不同人群中育龄女性需关注,有不良生活方式或既往骨盆损伤史孕妇风险高,需针对性保健及管理以利顺产。
一、耻骨裂痛的定义及发生机制
耻骨联合由纤维软骨连接,怀孕后期,受激素影响,韧带松弛,耻骨联合处可能出现分离、疼痛,即耻骨裂痛。孕期由于胎儿生长、子宫增大,骨盆承受压力增加,加之激素变化致耻骨联合周围韧带松弛,易引发耻骨裂痛。
二、耻骨裂痛对顺产的可能影响
1.产程进展方面
对宫缩影响:严重的耻骨裂痛可能会使产妇身体不适,进而影响产妇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的协调性,可能间接影响宫缩的规律性和强度。有研究表明,耻骨联合分离程度较重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宫缩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干扰,从而导致产程延长。例如,一些临床观察发现,耻骨裂痛明显的产妇,其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较耻骨裂痛较轻的产妇有所延长。
对胎头下降及方位影响:耻骨裂痛会影响产妇的体位和用力方式。产妇为缓解疼痛可能会采取不太利于胎头下降和旋转的体位,如不敢采取正确的分娩用力姿势,这可能会阻碍胎头的正常下降和方位调整,增加难产的风险。比如,正常分娩时需要产妇配合正确的用力来推动胎头下降,而耻骨裂痛严重的产妇可能因疼痛不敢用力或用力不当,影响胎头的顺利下降。
2.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增加剖宫产倾向:由于耻骨裂痛可能导致产程异常、分娩过程不顺利等情况,医生会综合评估产妇和胎儿的情况,若耻骨裂痛严重影响分娩进程,可能会建议剖宫产。例如,当耻骨裂痛导致产程延长,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等不良情况时,剖宫产可能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选择。
三、应对耻骨裂痛以利于顺产的措施
1.孕期预防与缓解
体位调整:孕妇在孕期应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可适当采取侧卧位休息,减轻耻骨联合的压力。例如,左侧卧位既能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耻骨联合的负担。
使用骨盆带: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骨盆带,骨盆带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减少耻骨联合的分离程度,从而缓解疼痛。但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佩戴方法和时间,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2.分娩过程中的应对
产程监测: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产程进展、胎头位置及产妇的疼痛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通过产程图监测产程是否正常,通过超声等检查了解胎头方位等。
产时支持:助产人员应给予产妇心理支持和产时指导,帮助产妇缓解紧张情绪,正确配合分娩用力,尽量减少耻骨裂痛对分娩过程的不利影响。比如,指导产妇采取正确的呼吸和用力方法,以利于胎头下降和分娩的顺利进行。
四、不同人群(年龄、性别等)的相关情况
年龄:对于育龄女性,尤其是首次妊娠的女性,更应关注孕期耻骨联合的情况。年轻的育龄女性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但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仍可能导致耻骨裂痛,需加强孕期保健。而年龄稍大的育龄女性,骨盆的弹性等可能相对较差,耻骨裂痛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管理。
性别:耻骨裂痛主要发生在女性孕期,与女性怀孕、激素变化等生理特点相关,男性不会出现因怀孕导致的耻骨裂痛情况。
生活方式:孕期有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耻骨裂痛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因此,建议孕妇保持适度的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维持骨盆周围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弹性,降低耻骨裂痛的发生概率,从而更有利于顺产。
病史:有既往骨盆损伤病史的孕妇,孕期耻骨裂痛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在孕期需要更严密的监测,提前制定分娩计划,评估顺产的可行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保障分娩过程的顺利和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