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吸虫病有全身、消化、呼吸等系统症状。全身症状主要有发热(热度、期限与感染度成正比,热型多为间歇热,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因素)和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和肝脾肿大(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部分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等,也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急性期全身症状
1.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最主要的全身症状,热度高低、期限与感染度常成正比。热型以间歇热最常见,体温可在38~40℃之间,早晚波动较大,午后体温常较高,可伴有畏寒,少数呈弛张热。一般持续1~2个月,重者可达数月。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急骤,热程有时可能相对较短,但具体表现个体差异大,需密切监测。新生儿及婴儿感染后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生活方式:若患者有剧烈活动等情况,可能影响发热的感知及整体身体状态,但主要还是由血吸虫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等因素主导发热表现。
病史:既往无血吸虫感染史者,感染后免疫系统对血吸虫抗原的反应更强烈,发热往往更明显;有过血吸虫感染史的患者再次感染,发热可能相对较轻,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2.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荨麻疹,一般在发热期间出现,四肢、躯干多见,持续数天。还可能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这是因为血吸虫抗原进入人体后,引发Ⅰ型超敏反应。
年龄因素:儿童皮肤相对娇嫩,发生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时可能更易搔抓,需注意皮肤护理;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过敏反应的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一旦出现也需重视。
生活方式:若患者本身属于过敏体质,接触相关过敏原后可能加重过敏反应程度,所以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
病史:有其他过敏史的患者感染血吸虫后,过敏反应可能更易发生且程度可能更重,需提前做好防范和监测。
二、消化系统症状
1.腹痛、腹泻:较为常见,腹痛多为隐痛、胀痛,部位不固定,腹泻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十余次,粪便多为糊状,可带血和黏液。这是由于血吸虫在肠道内移行、产卵,引起肠道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年龄因素:儿童腹泻时需警惕脱水等情况,因为儿童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要密切观察大便次数、量及患儿精神状态等;老年患者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腹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生活方式:若患者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不洁食物等,可能加重肠道症状,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
病史:有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血吸虫后,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复杂,需综合考虑原有肠道疾病与血吸虫病肠道病变的相互影响。
2.肝脾肿大:肝脏肿大较为常见,质软,有压痛及叩击痛。脾脏可轻度至中度肿大。这是因为血吸虫成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引起肝脏病变及脾静脉回流受阻等。
年龄因素:儿童肝脏、脾脏相对较小,肿大表现可能相对更容易察觉,但判断肿大程度需专业评估;老年患者肝脏、脾脏功能有所减退,肿大后可能对整体身体功能影响更需关注。
生活方式: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影响血吸虫病导致的肝脾肿大的程度及预后,所以要建议患者调整生活方式。
病史: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血吸虫后,肝脾肿大的表现及病情进展可能更复杂,需要更全面地评估肝脏功能等情况。
三、呼吸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带血,一般症状较轻,这与血吸虫童虫在肺部移行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有关。
年龄因素:儿童咳嗽咳痰时,要注意避免误吸等情况,且儿童的呼吸道解剖结构特点可能导致症状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谨慎处理。
生活方式: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呼吸道刺激,影响肺部症状的恢复,所以要劝导患者戒烟等。
病史: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血吸虫后,肺部症状可能加重,需密切监测呼吸系统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