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肋骨骨折护理包括一般护理(选合适体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功能护理(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呼吸训练)、疼痛护理(非药物镇痛及药物镇痛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护理(预防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或积血)、饮食护理(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分别针对不同患者群体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
一、一般护理
1.体位护理
对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体位。一般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减轻疼痛,因为半卧位可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利于肺部扩张,同时减少骨折端对胸部肌肉等组织的牵拉。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胸部受压加重损伤,需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调整,确保呼吸循环不受明显影响。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因为多发肋骨骨折可能合并有胸部其他脏器损伤,如肺挫伤等,会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例如,呼吸频率的变化可能提示肺部通气功能受影响,脉搏的改变可能与疼痛导致的应激或合并的循环问题有关。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需要更加频繁细致地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二、呼吸功能护理
1.有效咳嗽咳痰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方法为让患者取半卧位,先深吸气,然后屏气3-5秒,再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咳嗽咳痰能力较弱,可协助拍背,手掌呈杯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调整指导方式,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协助来完成有效咳嗽咳痰。
2.呼吸训练
可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是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1-2倍;腹式呼吸是患者平卧,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通过呼吸训练可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对于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多发肋骨骨折时,呼吸训练尤为重要,能更好地维持呼吸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三、疼痛护理
1.非药物镇痛方法
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缓解疼痛,如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沟通,减轻其焦虑情绪,因为焦虑可加重疼痛感受。还可使用局部冷敷,在骨折后的24-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胸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可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对于儿童患者,心理护理更为关键,要以温和的方式安抚儿童情绪,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
2.药物镇痛的注意事项
若需使用药物镇痛,要遵循用药原则。但需注意,对于低龄儿童要谨慎使用镇痛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镇痛方法。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情况合理选择,老年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
四、并发症预防护理
1.肺部感染预防
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4小时一次,促进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对于长期卧床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如老年患者,更要加强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稀释痰液。
2.胸腔积液或积血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胸部情况,如有无呼吸困难加重、胸部叩诊浊音等情况。如果发生胸腔积液或积血,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如胸腔穿刺抽液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反应与成人不同,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胸腔积液或积血等并发症。
五、饮食护理
1.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例如,可多食用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特点提供合适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其生长发育和骨折恢复的需求;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减退,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同时保证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