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的治疗包括休息与制动以让受损肌肉肌腱缓解、避免进一步损伤;物理治疗有急性期冰敷降炎症肿胀、急性期过后热敷促血液循环修复、超声波治疗促组织修复再生、电疗缓解疼痛等;康复训练包含伸展训练(腕伸肌、前臂旋前旋后伸展)和力量训练(握力、腕伸肌力量训练);药物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不同人群差异;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休息与制动
1.原理及作用:网球肘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过度使用导致的损伤,休息可以让受损的肌肉、肌腱得到缓解,避免进一步损伤。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长时间进行网球、羽毛球等需要频繁使用前臂伸肌运动的人群更容易患网球肘,充分休息能中断损伤-疼痛-肌肉紧张的恶性循环。例如,有研究表明,休息1-2周能使约50%的轻度网球肘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2.具体措施:减少引起疼痛的活动,如避免长时间拧毛巾、反复屈伸手腕等动作,让肘部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
二、物理治疗
1.冰敷:
原理及作用:冰敷可以降低局部组织温度,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一般在急性期(通常是疼痛发作的最初48-72小时)使用。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进行冰敷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冰敷温度,避免冻伤;成年人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研究发现,冰敷能使网球肘患者的疼痛评分在24小时内降低约30%。
操作方法:用冰袋或毛巾包裹冰块后敷在肘部疼痛部位。
2.热敷:
原理及作用:在急性期过后(通常48-72小时后),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热敷有助于改善肘部的血液供应。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操作方法: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肘部。
3.超声波治疗:
原理及作用:超声波能深入组织,产生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轻炎症。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网球肘患者,不同年龄患者均可使用,但儿童要注意能量的控制。有研究显示,经过4-6周的超声波治疗,约70%的网球肘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
操作方法:由专业治疗师操作,将超声波探头接触肘部疼痛部位进行治疗。
4.电疗:
原理及作用:包括低频电疗、中频电疗等,通过电流刺激来缓解疼痛、促进肌肉放松和改善血液循环。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肘部肌肉紧张的人群,电疗能有效放松肌肉。例如,中频电疗可以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减轻肘部的疼痛和肌肉痉挛。
操作方法:将电极片放置在肘部相应部位,通过仪器进行电疗。
三、康复训练
1.伸展训练:
腕伸肌伸展:
方法:患者伸直手臂,手掌向下,然后用另一只手将手掌向身体方向拉,感觉到肘部伸肌有拉伸感,保持15-30秒,每组进行3-5次,每天可进行2-3组。对于有网球肘病史的患者,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拉伸引起疼痛加重。
作用:可以增加腕伸肌的柔韧性,减少肌肉紧张,预防再次损伤。
前臂旋前旋后伸展:
方法:患者将手臂弯曲成90度,然后缓慢地做前臂旋前和旋后的动作,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每组进行3-5次,每天2-3组。这种训练有助于改善前臂的旋转功能,缓解网球肘相关的活动受限。
2.力量训练:
握力训练:
方法: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每次紧握握力器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2-3组。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握力器的阻力。例如,儿童可以选择阻力较小的握力器,成年人根据力量情况选择合适阻力。
作用:增强手部和前臂肌肉的力量,有助于稳定肘部结构。
腕伸肌力量训练:
方法:可以使用弹力带进行训练,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患者用患侧手握住弹力带另一端,然后做腕伸的动作,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2-3组。这种训练能针对性地增强腕伸肌的力量,改善网球肘症状。
四、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的使用差异,儿童使用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网球肘相对较少,多与过度使用手臂进行一些儿童游戏有关。在康复治疗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治疗方法,康复训练要在家长和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训练强度要适中,以不引起疼痛加重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原则。
2.老年人:老年人患网球肘可能与肌肉力量减退、关节退变等因素有关。康复治疗中要更加注重安全性,物理治疗的强度要逐渐增加,避免因过度治疗导致肘部损伤加重。康复训练要侧重于维持和改善肘部的基本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女性:女性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调整训练方式,如避免过度强调力量训练导致肌肉过于发达影响美观等,但同时要保证足够的力量训练来维持肘部的稳定性。在选择物理治疗方法时,要考虑到女性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相对较高,调整治疗参数。
4.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时,要注意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要监测心率等指标,避免诱发心血管事件;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冰敷等治疗时,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出现冻伤等皮肤问题影响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