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综合征是因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受压引发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解剖、创伤、慢性劳损是病因,有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可保守或手术治疗,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处受到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尺神经是人体上肢重要的神经之一,它支配着手部尺侧的感觉和部分肌肉的运动。当肘部的解剖结构发生异常,或者长期反复的肘部活动导致尺神经受到卡压时,就会引发肘管综合征。例如,肘部骨折、脱位、长期重复性的肘部屈伸动作等都可能增加肘管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二、病因
1.解剖因素:正常情况下,肘部尺神经沟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来容纳尺神经,但有些人可能存在先天性的解剖变异,如尺神经沟较浅、肘部骨质增生等,使得尺神经更容易受到压迫。例如,先天性的肘管发育异常,会使尺神经在肘部活动时缺乏足够的缓冲空间,从而增加卡压的可能性。
2.创伤因素:肘部的骨折,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骨痂增生、移位等情况,导致尺神经沟的形态发生改变,进而压迫尺神经。此外,肘部的脱位也可能直接损伤尺神经或导致尺神经的位置异常,引发肘管综合征。
3.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需要反复屈伸肘部的工作或活动,如木工、打字员、音乐家等,尺神经会在尺神经沟内反复摩擦、受压,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神经卡压。例如,长时间用肘部支撑工作,或者频繁进行肘部的伸展和弯曲动作,会使尺神经受到持续的机械性刺激,增加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几率。
三、临床表现
1.感觉异常:患者通常会首先出现手部尺侧(小指及环指尺侧半)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早期可能症状较轻,仅在手部劳累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感觉异常会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能感觉到手部尺侧的不适。例如,患者可能会发现拿东西时小指和环指不太灵活,或者在夜间出现手部尺侧的麻木感,影响睡眠。
2.运动障碍: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力量减弱。常见的表现为手部精细动作困难,如无法准确地捏取小物件,手指的屈伸不灵活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小鱼际肌、骨间肌等肌肉的萎缩,导致手部外观发生改变,出现爪形手畸形(小指和环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系鞋带、拿筷子等动作变得困难,手部肌肉逐渐消瘦。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Tinel征检查,即轻叩肘部尺神经沟处,若出现小指和环指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则提示尺神经受压。此外,还会检查手部尺侧的感觉减退情况、肌肉力量减弱以及是否存在爪形手畸形等。
2.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诊断肘管综合征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尺神经的传导速度和肌肉的电活动情况,可以明确尺神经是否存在卡压以及卡压的严重程度。例如,肌电图可能会显示尺神经支配肌肉的失神经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发现尺神经在肘部的传导速度减慢等异常表现。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肘部是否存在骨折、脱位、骨质增生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因。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肘部尺神经的走行、是否存在神经受压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诊断和评估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五、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轻、发病时间较短的患者,可以首先尝试保守治疗。包括减少肘部的活动,避免长时间屈伸肘部、反复用力等动作,可使用肘部支具固定,将肘部保持在适当的功能位,以减轻尺神经的压迫。同时,可配合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2等,促进神经的修复。此外,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针灸等,也可能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严重的感觉和运动障碍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尺神经的压迫,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尺神经减压术,通过切开尺神经沟,去除压迫尺神经的骨赘、瘢痕组织等,使尺神经能够在正常的解剖环境中走行,从而恢复神经的功能。手术治疗的效果通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手术时机有关,早期手术往往能取得更好的预后。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发生肘管综合征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手部尺侧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儿童的肘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治疗。保守治疗应作为首选,如调整生活和学习中的肘部活动方式,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等。如果需要手术,要充分评估手术的风险和收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确保手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在诊断肘管综合征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治疗上,保守治疗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基础疾病,促进康复。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活动方式,如经常使用手机、进行精细的手工操作等,这些都可能增加肘部的劳损风险。在诊断和治疗肘管综合征时,要了解患者的日常活动习惯,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如调整手机使用姿势、减少不必要的肘部重复性动作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手部功能的障碍可能会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影响,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