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友病的方法主要有生活防护、止血处理、替代治疗、预防治疗等。
1.生活防护
避免剧烈运动、外伤及手术,减少出血诱因;日常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牙龈出血;定期监测凝血因子水平,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需长期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2.止血处理
局部出血时,采用压迫止血、冷敷等物理方式处理;关节出血需制动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损伤,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辅助止血,常用药物有氨甲环酸、维生素K1、凝血酶等。
3.替代治疗
这是主要治疗方式,通过输注含缺乏凝血因子的制剂,如凝血因子浓缩物、新鲜冰冻血浆等,快速补充凝血因子,控制出血。需根据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调整剂量,预防大出血。
4.预防治疗
定期规律性输注凝血因子,维持体内凝血因子水平在安全范围,减少自发性出血风险,尤其适合儿童患者,可保护关节功能,避免长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