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用药指导原则包括控制症状、愈合食管黏膜、预防并发症、个体化治疗。
1.控制症状
目的是快速缓解反流、烧心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使用抑酸剂可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从而减轻烧心、反流症状;促胃肠动力药能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缓解腹胀、恶心等症状。
2.愈合食管黏膜
通过使用合适的药物,促进受损食管黏膜的修复和愈合。质子泵抑制剂是常用药物,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为食管黏膜的修复创造良好的环境,多数患者在规范使用后食管黏膜损伤可逐渐愈合。
3.预防并发症
长期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引发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维持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通常使用抑酸药物进行长期维持,保持胃酸处于较低水平,减少胃酸对食管的长期刺激。
4.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身体状况等存在差异,需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例如,对于症状较轻、发作不频繁的患者,可先采用按需治疗,即在症状发作时用药;而对于病情较重、有并发症风险或症状频繁发作的患者,则需要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