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外耳道炎表现为耳部有闷胀堵塞感及轻微隐痛钝痛(合并细菌感染可加剧),外耳道可见白色黄色绿色稠厚膜状或豆腐渣样分泌物,瘙痒强烈难自控易致外耳道皮肤破损出血继发感染,分泌物多堵塞致不同程度听力下降(儿童因耳道窄更显著,老年合基础病易复发且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儿童耳道娇嫩易搔抓需加强看护,老年需关注基础病控制。
一、耳部不适表现
患者常感耳部有闷胀、堵塞感,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微疼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差异及真菌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为隐痛或钝痛,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疼痛加剧。
二、分泌物特征
外耳道可见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稠厚分泌物,呈膜状或豆腐渣样,这是由真菌菌丝、孢子等与外耳道脱落上皮、炎性渗出物等混合形成,可附着于外耳道皮肤或堆积于外耳道内。
三、瘙痒症状
瘙痒是真菌性外耳道炎较为明显的症状,患者耳部瘙痒感强烈,难以自控,常不自觉搔抓耳部,过度搔抓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出血,甚至引发继发感染。
四、听力影响
若外耳道内的分泌物较多且堵塞外耳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儿童由于外耳道相对狭窄,当分泌物堵塞时,听力下降可能更为显著,家长需留意儿童是否出现对声音反应迟钝等情况;老年人群若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真菌性外耳道炎易反复发作,且听力下降可能因耳部其他伴随问题而被忽视。
五、特殊人群差异
儿童:外耳道发育尚未完全,皮肤较为娇嫩,瘙痒时更易过度搔抓,家长需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其因搔抓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加重,同时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通过耳部外观及行为表现等综合判断病情。
老年人群:常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滋生,易使真菌性外耳道炎反复发作,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控制情况,且老年患者耳部感觉可能减退,症状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应提高对老年人群耳部异常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