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骨刺发生与肝肾亏虚、外伤劳损、外邪侵袭相关,辨证分肝肾不足型表现为腰膝酸软等、气血瘀滞型有局部刺痛等、风寒湿痹型现关节疼痛等,调理注重标本兼治,针对不同证型用药,结合针灸推拿且需依个体差异个性化调理。
一、中医对骨刺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骨刺(即骨质增生)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首先,肝肾亏虚是重要内因,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肝肾精气渐衰,筋骨失于濡养,易导致骨质异常增生;其次,外伤劳损也是常见原因,长期劳累、跌打损伤等可致经络受损、气血瘀滞,气血运行不畅则筋骨失养,进而引发骨质增生;此外,外邪侵袭也可致病,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滞经络,导致气血痹阻,影响筋骨正常代谢,促使骨刺形成。
二、中医对骨刺辨证分型的认识
1.肝肾不足型:患者多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步履不稳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此型主要因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骨质失于正常维系而增生。
2.气血瘀滞型:局部可见刺痛、固定不移,活动受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多因外伤或劳损致气血瘀阻,经络不通,气血不能濡养筋骨,从而引发骨刺。
3.风寒湿痹型:常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舌苔白腻,脉濡缓。乃风寒湿邪侵袭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影响筋骨正常功能而致骨刺生成。
三、中医针对骨刺的调理思路
中医调理骨刺注重标本兼治。对于肝肾不足者,常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之法,选用如熟地、山茱萸、杜仲等药物;气血瘀滞者,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可选用桃仁、红花、当归等;风寒湿痹者,则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常用羌活、独活、防风等药物。此外,针灸推拿也是中医调理骨刺的重要手段,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推拿能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松解粘连,缓解骨刺相关症状。同时,中医强调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理,如老年患者肝肾亏虚更为常见,需注重滋补肝肾;女性患者可能因气血不足等因素影响,调理时需兼顾气血双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