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是因房室间存在附加旁路致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其心电图特点有P-R间期缩短至小于0.12秒、QRS波群起始有δ波、QRS波群增宽(隐性预激可能正常)、有继发性ST-T改变,不同年龄人群特点本质同,儿童青少年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相关,有家族史人群应关注相关情况,发现异常需结合临床等检查明确诊断及评估治疗。
P-R间期缩短:正常P-R间期一般在0.12-0.20秒,而预激综合征患者P-R间期缩短至小于0.12秒。这是因为存在附加旁路使得心房激动提前通过旁路下传至心室,从而缩短了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间隔。
δ波(预激波):QRS波群起始部可见粗钝的波,称为δ波。这是由于心房激动经正常房室传导通路和附加旁路同时下传心室,导致心室除极初始部分出现异常,形成δ波。不同类型的预激综合征δ波的形态和方向有所不同,例如Kent束参与的预激综合征,δ波的方向与旁路所在的位置有关,若旁路位于左侧,δ波和QRS主波在V1导联向下,在I、aVL导联向上;若旁路位于右侧,δ波和QRS主波在V1导联向上,在II、III、aVF导联向下等。
QRS波群增宽:由于心室除极有正常传导途径和附加旁路两条途径,导致心室除极时间延长,QRS波群时限大于0.12秒。但如果是隐性预激综合征,可能QRS波群时限正常,此时需要结合其他表现来诊断。
继发性ST-T改变:QRS波群形态异常可引起ST段和T波的继发性改变,表现为ST段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T波低平或倒置等。例如,若QRS主波向上,ST段压低,T波倒置;若QRS主波向下,ST段抬高,T波直立等。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预激综合征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因素相关,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评估。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在心电图检查时更应关注P-R间期、QRS波群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预激综合征相关异常。如果发现心电图有上述预激综合征的特点,需要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干预,如射频消融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