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单纯性蛋白尿是过敏性紫癜患者仅表现蛋白尿无典型肾炎表现且肾脏病理多较轻,有过敏性紫癜皮肤表现病史、尿常规尿蛋白阳性无红细胞等可诊断,需积极治原发病、支持治疗,儿童需关注用药安全等,育龄女性妊娠要评估风险,老年需综合考量基础病,还需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评估蛋白尿程度和肾脏功能。
一、定义与基本特征
紫癜单纯性蛋白尿是过敏性紫癜患者中仅表现为蛋白尿,无血尿、水肿及高血压等典型肾炎表现的临床情况,其蛋白尿产生与过敏性紫癜导致的肾脏局部免疫炎症反应相关,肾脏病理多较轻。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患者常先有皮肤紫癜表现,如双下肢对称性紫癜,同时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无肉眼血尿、水肿及血压升高等肾炎典型症状。
(二)诊断依据
1.有过敏性紫癜皮肤表现病史;2.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阳性,无红细胞或红细胞量极少;3.排除其他可导致蛋白尿的肾脏及全身性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三、治疗原则
(一)原发病治疗
积极治疗过敏性紫癜,避免接触过敏原,可根据病情使用抗过敏药物等控制过敏反应。
(二)支持治疗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采用低盐饮食,监测尿蛋白及肾功能变化,部分患者蛋白尿可随过敏性紫癜病情控制而自行缓解。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特别关注用药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密切监测尿蛋白及肾功能,定期随访评估肾脏恢复情况,生活中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二)育龄女性患者
妊娠可能影响病情,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妊娠风险,妊娠前及妊娠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蛋白及肾功能,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优先考虑母婴安全及病情稳定。
(三)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量,注重整体健康管理,在用药时需谨慎评估药物对肾脏及全身状况的影响,监测尿蛋白同时关注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
五、实验室监测指标
(一)24小时尿蛋白定量
用于评估蛋白尿程度,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异常需进一步评估肾脏病变进展风险。
(二)肾功能检查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监测肾脏滤过功能,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