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真菌感染是真菌在潮湿等适宜环境侵入外耳道及其周围组织引发的炎症,病因有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等致菌群失衡、局部长期潮湿、机体免疫受影响等,临床表现为外耳道瘙痒、分泌物呈白黄黑霉状物等,通过耳内镜检查及真菌培养诊断,主要用抗真菌滴耳液等局部治疗,预防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滥用抗生糖皮质激素等,儿童需避免频繁挖耳,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免疫力低下者重卫生避潮湿环境。
一、定义
外耳道炎真菌感染是由真菌侵入外耳道及其周围组织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真菌在潮湿、菌群失调等适宜环境下易侵袭外耳道导致发病。
二、病因
1.药物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会破坏外耳道原有的菌群平衡,为真菌滋生创造条件;2.局部环境因素:外耳道局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如游泳后未及时擦干外耳道、频繁掏耳致皮肤损伤后未妥善护理等,易诱发真菌感染;3.机体免疫因素: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水平较高,机体免疫功能受影响,利于真菌生长繁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免疫力低下,也易罹患外耳道炎真菌感染。
三、临床表现
患者多有外耳道瘙痒感,且可伴有外耳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外观多样,常呈白色、黄色或黑色霉状物;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外耳道狭窄等情况。
四、诊断
通过耳内镜检查观察外耳道内真菌形态表现,同时进行真菌培养以明确具体致病菌,从而确诊外耳道炎真菌感染。
五、治疗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局部治疗,例如使用抗真菌滴耳液等控制真菌感染。
六、预防
1.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洗澡、游泳后及时擦干外耳道水分;2.避免滥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3.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及代谢状态。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应避免频繁挖耳,防止外耳道皮肤损伤后引发真菌感染,家长需留意儿童外耳道是否有瘙痒、分泌物增多等异常表现,若有需及时就医;2.糖尿病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糖,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滋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真菌感染风险;3.免疫力低下人群: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要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外耳道清洁,尽量避免接触潮湿、可能存在真菌污染的环境,以减少外耳道炎真菌感染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