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多发生于6月龄-5岁儿童,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发作,发作时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有单纯性和复杂性之分,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差异,发作时伴发热,部分有呼吸急促等表现,发作后有不同表现。
热性惊厥多发生于6月龄-5岁儿童,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发作。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常见全身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闭、口周发绀、四肢僵硬或抽动等。局部抽搐相对较少见,可表现为某一肢体的抽搐等。发作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大多数不超过15分钟。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大部分热性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在1-5分钟左右。
不同类型的表现特点
单纯性热性惊厥:多为全面性发作,发作形式多为全身对称性抽搐,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发作后恢复较快,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在一次发热病程中仅发作1-2次。好发于6月龄-5岁儿童,其复发率相对较低,一般在30%-40%左右。
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形式可为部分性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常超过15分钟,或在24小时内有反复发作,复发次数较多,神经系统检查可能有异常,如发作后有暂时性的神经系统体征等。其复发率相对较高,可达60%左右。
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差异
婴幼儿时期:婴幼儿热性惊厥时抽搐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双眼凝视、面肌抽动等,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其抽搐的幅度可能相对较小,但需要密切观察。例如,6月龄左右的婴儿发生热性惊厥时,可能主要表现为肢体的轻微抖动,同时伴有体温明显升高,可达38.5℃以上。
学龄前儿童时期:学龄前儿童的热性惊厥多表现为较为典型的全身抽搐,意识丧失较为明显,抽搐幅度相对较大,这与该阶段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但在发热等诱因下仍易出现惊厥发作有关。
伴随的其他表现
热性惊厥发作时往往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8.5℃-40℃之间,除了抽搐表现外,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等表现。在发作后,患儿可能会出现嗜睡、乏力等表现,但一般经过适当休息后可逐渐恢复。对于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发作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头痛、呕吐等表现,需要进一步观察神经系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