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需遵循医嘱进行术腔清理保湿并保证休息活动,定期鼻内镜检查术腔恢复及监测分泌物情况,采取防粘连和出血预防措施,还要合理饮食维护免疫力、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并避免相关诱因。
一、术后护理要点
1.术腔清洁与保湿:术后需遵循医嘱进行术腔清理,保持术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鼻腔冲洗,但要注意冲洗压力和频率,避免过度冲洗损伤术腔黏膜。同时,可遵医嘱使用鼻腔保湿剂,维持鼻腔黏膜湿润环境,利于术腔修复。
2.休息与活动:术后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因头部过度晃动导致术腔出血或影响愈合,一般建议术后1-2周内以休息为主,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二、康复监测内容
1.术腔恢复观察: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观察术腔黏膜恢复情况,如有无充血、水肿、粘连、新生肉芽组织等情况,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需分别复查评估。
2.分泌物监测:留意鼻腔分泌物的量、颜色、性状等,若出现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伴有异味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感染复发等问题。
三、并发症预防措施
1.术腔粘连预防:术后可遵医嘱使用防粘连药物或进行术腔扩张等处理,减少术腔粘连发生风险,同时避免用力擤鼻等动作,防止术腔受外力影响导致粘连。
2.出血监测与预防:密切关注鼻腔有无渗血情况,若发现鼻腔有少量渗血,可采取头部稍前倾、局部冷敷等措施;若出现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处理。
四、生活方式调整
1.免疫力维护: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儿童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营养的消化吸收情况,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2.环境控制: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干燥,减少真菌等过敏原滋生,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避免接触潮湿、霉变的环境,如地下室、长时间未通风的储物间等,尤其对于有过敏体质或免疫力相对低下的患者(包括儿童、老年人等),更需注重环境控制。
3.避免诱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影响免疫力的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繁殖,可能增加鼻窦炎真菌感染复发风险;同时,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等情况,防止菌群失调诱发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