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超声诊断
子宫肌腺症超声主要表现为子宫多均匀性增大前后径增厚明显、肌层回声不均匀有小囊状无回声区等,诊断结合临床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及多次妊娠等病史,需多切面观察经阴道更有助,要与子宫肌瘤、子宫肉瘤鉴别,育龄期女性和有子宫手术史人群有相应超声诊断特点。
一、子宫肌腺症超声诊断主要表现
1.子宫形态与大小: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前后径增厚明显,一般子宫大小不超过妊娠12周大小,但也有部分患者子宫增大更显著。超声测量可见子宫各径线超出正常范围,这与子宫肌层内异位的内膜腺体及间质弥漫性生长有关。
2.肌层回声特点: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分布的小囊状无回声区,这是由于异位的内膜腺体扩张形成的小囊腔,是超声诊断的重要特征之一。部分患者肌层内可见不均质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区,与周围正常肌层界限不清。
3.彩色多普勒表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可见子宫肌层内有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分布与异位内膜的血供相关,提示病灶区域有一定的血运。
二、诊断要点
1.结合临床症状:患者多有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量增多等症状,且病史中常伴有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等子宫肌层损伤史,这些临床信息对超声诊断有辅助提示作用。
2.多切面观察:需通过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多切面扫查,全面观察子宫肌层的厚度、回声及血流情况。经阴道超声因探头贴近宫颈及宫体,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显示子宫肌层的细微结构,对诊断更有帮助。
三、鉴别诊断
1.与子宫肌瘤鉴别:子宫肌瘤多为局限性结节,边界清晰,有假包膜,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周边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周边环绕征),而子宫肌腺症是弥漫性肌层病变,边界不清。
2.与子宫肉瘤鉴别:子宫肉瘤超声表现为子宫增大,肌层内可见异常回声团,边界不清,血流信号丰富且呈低阻型,而子宫肌腺症血流信号相对较局限,且临床症状及病史有区别。
四、不同人群超声诊断特点
1.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因生育、流产等因素,子宫肌层损伤风险增加,超声检查时需重点关注肌层回声及血流情况,结合痛经等症状提高诊断准确性。
2.有子宫手术史人群:既往有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子宫手术史者,子宫肌腺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超声检查时要注意子宫肌层的连续性及回声改变,警惕肌腺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