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通常不具传染性,其成因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用声过度、鼻腔鼻窦慢性炎症、胃食管反流及全身慢性疾病等非感染性因素相关,与传染性疾病有别,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需分别注意相应事项,儿童要保室内空气等,老年人要控全身病等,有基础疾病人群要积极治原发疾病。
一、慢性咽炎的成因
慢性咽炎的发生多与多种非感染性因素相关。例如长期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咽部黏膜,损伤黏膜的防御功能,导致咽部炎症持续不愈;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会不断刺激咽部;用声过度,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长时间高强度用声,使咽部黏膜频繁受到摩擦和损伤;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炎性分泌物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引发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咽部,腐蚀刺激咽部黏膜;另外,一些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也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慢性咽炎。
二、与传染性疾病的区别
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如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这些病原体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而慢性咽炎不存在这样特定的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传播机制。比如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感染流感病毒后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其病原体明确且具有传染性;而慢性咽炎的咽痛是由于咽部长期的炎症刺激,没有特定的能在人群中传播的致病微生物。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若患有慢性咽炎,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让儿童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饮食上要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因为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饮食容易加重咽部不适。
老年人:老年人患有慢性咽炎时,要密切关注全身慢性疾病的控制情况,如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等。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咽部的防御和修复能力也有所下降,所以更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适度运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鼻腔鼻窦慢性炎症、胃食管反流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从根源上减少对咽部的刺激,降低慢性咽炎反复发作的风险。比如胃食管反流患者,要注意避免在睡前过多进食,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等,以减少胃酸反流至咽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