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子宫血凝块是剖宫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手术操作损伤,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异常、下腹疼痛,可通过超声检查和体格检查诊断,治疗有促进子宫收缩和清宫术,预防需手术操作规范、术后密切观察、促进子宫复旧,产妇要注意休息清洁等,高龄及有基础疾病产妇需加强监测处理。
一、剖宫产后子宫血凝块定义
剖宫产后子宫血凝块是指剖宫产术后子宫腔内血液凝固形成的块状物质,是剖宫产术后可能出现的一种并发症。
二、病因分析
1.子宫收缩乏力: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层收缩不良,导致血窦不能及时闭合,血液积聚形成血凝块,多见于产妇体质虚弱、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2.胎盘残留:剖宫产时胎盘部分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促使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3.手术操作损伤:剖宫产术中若血管损伤未妥善处理,血液渗出后在宫腔内凝固成块。
三、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异常:产后阴道流血量较正常增多,且流血时间延长,血液中可见血凝块。2.下腹疼痛:部分产妇可出现下腹部隐痛或胀痛,与血凝块刺激子宫收缩有关。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通过盆腔超声可清晰观察宫腔内血凝块的位置、大小等情况,是诊断剖宫产后子宫血凝块的常用方法。2.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复旧不良,宫体较软,可能触及宫腔内异常包块。
五、治疗措施
1.促进子宫收缩:使用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以帮助排出宫腔内血凝块,此类药物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应用。2.清宫术:若血凝块较大且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行清宫术,清除宫腔内的血凝块及残留组织。
六、预防要点
1.手术操作规范:剖宫产术中应妥善处理血管,避免损伤,确保子宫肌层良好收缩。2.术后密切观察:产后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若发现流血量异常增多,及时进行相关检查。3.促进子宫复旧:指导产妇早期活动,通过按摩子宫等方式促进子宫复旧,减少血凝块形成风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产妇:产后需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若出现阴道大量流血、剧烈腹痛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2.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剖宫产后发生子宫血凝块的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更需加强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的监测,遵医嘱进行相应处理。3.有基础疾病产妇:如合并高血压、贫血等基础疾病的产妇,剖宫产后更要关注子宫收缩及凝血状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降低血凝块形成的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