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常见良性肿瘤,病因与性别、遗传、射线照射、TSH过度刺激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多无症状或偶然发现颈部缓慢生长肿块,囊内出血时可迅速增大伴胀痛,体征为甲状腺单发、光滑可移动结节;诊断靠体格检查、超声、核素扫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需与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治疗多需早期手术切除,儿童、妊娠期有情况或老年有禁忌需特殊处理;预后一般良好,切除不彻底可能复发,需定期复查。
一、病因
目前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性别、遗传、射线照射、TSH过度刺激等因素有关。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有甲状腺腺瘤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增加,儿童期头颈部接受过放射性照射者,日后发生甲状腺腺瘤的概率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长期过度刺激也可能促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进而形成腺瘤。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是在无意中发现颈部肿块,肿块生长缓慢。当腺瘤发生囊内出血时,肿块可迅速增大,伴有局部胀痛。
2.体征特点:甲状腺部位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为单发,质地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甲状腺部位的结节情况,但仅靠体格检查不能确诊。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腺瘤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数目、位置、囊性变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
核素扫描:甲状腺腺瘤多为温结节,也可为热结节,冷结节较少见,但冷结节并不一定都是恶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通过细针穿刺结节获取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对鉴别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有重要意义,准确率较高。
四、鉴别诊断
需要与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相鉴别。甲状腺癌的结节多为单发,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结节,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结节大小不一。
五、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为甲状腺腺瘤,由于有引起甲亢(约20%)和恶变(约10%)的可能,所以一般应早期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多采用患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或腺叶切除。对于儿童甲状腺腺瘤,因其有潜在恶变可能,更应积极手术治疗;对于妊娠期发现的甲状腺腺瘤,若腺瘤较大有压迫症状或有恶变倾向,也应考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较差,存在手术禁忌证时,需密切观察结节变化。
六、预后情况
甲状腺腺瘤经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但如果手术切除不彻底,可能会有复发的情况。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等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