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可通过局部冷敷、盐水漱口缓解,若护理后无明显缓解或伴其他症状需就医,同时要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过硬过烫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食物,不同人群就医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局部冷敷
1.原理及操作:牙龈肿痛时,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局部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多次。低温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冷敷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牙龈的肿胀和疼痛症状,其机制主要与血管收缩、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有关。对于儿童来说,使用冷毛巾冷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皮肤,可将冷毛巾包裹后再进行冷敷;对于成年人,冰袋冷敷时也要注意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隔着毛巾进行。
二、盐水漱口
1.原理及操作:用温盐水漱口也能起到一定的止疼作用。一般是将适量的盐溶解在温开水中,浓度约为0.9%(与生理盐水浓度相近)。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能够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从而缓解牙龈肿痛。研究发现,使用盐水漱口可以降低牙龈局部的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在漱口时,要让盐水在口腔内充分接触牙龈肿痛部位,每次漱口时间持续30秒左右,然后吐出。对于儿童,家长要协助其进行盐水漱口,避免儿童吞咽过多盐水;对于有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使用盐水漱口时要注意盐的摄入量,避免因摄入盐过多而影响血压。
三、就医检查治疗
1.原因:如果通过上述家庭护理方法后牙龈肿痛仍无明显缓解,或者牙龈肿痛伴有发热、面部肿胀等症状,可能是由较为严重的口腔疾病引起,如牙周炎、根尖周炎等,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如通过口腔视诊、X线检查等明确病因。例如,对于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医生可能会进行根管治疗等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消除炎症,缓解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就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如孕妇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控制好血糖,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口腔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四、调整饮食
1.原理及注意事项:在牙龈肿痛期间,要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牙龈,加重肿痛症状;也要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以免损伤牙龈。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苹果、菠菜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牙龈的抵抗力,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对于儿童,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甜食等容易引起口腔问题的食物;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牙齿咀嚼功能下降等问题,要选择容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