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常见早期症状为活动后出现的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发生,儿童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婴儿有喂养困难等,女性妊娠等时更明显;因心输出量减少致组织灌注不足的乏力,长期重体力劳动或sedentary患者均会出现;劳力性胸痛与心肌缺血有关,年龄大或有基础心血管病史者胸痛需警惕病情加重;活动时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或晕厥,儿童有活动后精神差等表现,女性特殊时期易出现;右心衰竭表现有早期下肢渐全身的水肿及儿童易被忽视、老年出现早且明显,还有胃肠道淤血致的腹胀食欲缺乏;肺部体征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且不同年龄人群听诊表现有差异。
一、呼吸困难
是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在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发生。这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射血功能受限,导致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活动时机体需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呼吸困难。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婴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女性患者在妊娠等增加心肺负担的情况下,呼吸困难可能更明显。
二、乏力
因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全身氧供受限,患者常感乏力、疲倦。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可能更早出现乏力症状,而生活方式较sedentary的患者也会因心功能下降而明显感觉体力不支。
三、胸痛
可表现为劳力性胸痛,多与心肌缺血有关。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后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而冠状动脉血流相对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胸痛。年龄较大或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发生胸痛时需警惕病情加重。
四、头晕或晕厥
多在活动时发生,是由于活动时心输出量不能适应机体需要,脑供血不足所致。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后精神差、站立不稳等;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时期,因血流动力学变化,更易出现头晕或晕厥情况。
五、右心衰竭表现
1.水肿:早期多为下肢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这是因为右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体液潴留。儿童患者水肿可能更易被忽视,需密切观察其下肢及眼睑等部位是否有肿胀;老年患者因基础心功能可能较差,水肿出现相对更早且更明显。
2.腹胀、食欲缺乏:胃肠道淤血导致消化功能减退,患者出现腹胀、食欲缺乏等症状。不同病史患者,如有肝脏基础病史者,腹胀等症状可能被误判,需结合肺动脉高压病情综合判断。
六、肺部体征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是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动脉瓣关闭延迟所致;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与右心室扩大导致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听诊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心脏结构与成人不同,杂音特点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