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肺动脉高压分为五大类,通过右心导管检查按静息状态下相关指标进行血流动力学分级,依据六分钟步行距离分轻中重度,儿童需关注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因,女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更常见,吸烟、高海拔居住等可增加风险,有基础疾病者需监测肺动脉压变化以调整治疗方案。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
肺动脉高压分为五大类:
1.第一类:肺动脉高压
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如骨形成蛋白受体2基因等突变相关)、药物和毒物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如食欲抑制剂等)、相关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如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性)。
2.第二类: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由左心衰竭、左心瓣膜病等左心疾病引起,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
3.第三类:呼吸系统疾病或低氧血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长期低氧状态相关,低氧可引起肺血管收缩和重构。
4.第四类:慢性血栓和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由肺动脉血栓或栓塞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常见于深静脉血栓脱落栓塞肺动脉。
5.第五类:未明原因或多因素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系统性疾病(如结节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二、血流动力学分级
通过右心导管检查测得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心指数(CI)进行分级:
1.正常范围
mPAP<20mmHg,PCWP正常(<15mmHg),CI正常(>2.5L/(min·m2))。
2.肺动脉高压
mPAP≥25mmHg,PCWP正常,CI正常。
3.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mPAP≥12mmHg,PCWP>15mmHg。
4.呼吸系统疾病或低氧血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mPAP≥12mmHg,当氧分压<60mmHg时,mPAP≥30mmHg。
5.慢性血栓和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mPAP≥25mmHg,PCWP正常,CI<2.5L/(min·m2)时考虑。
6.未明原因或多因素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mPAP≥25mmHg,PCWP正常,CI<2.5L/(min·m2)。
三、六分钟步行距离分级
根据六分钟步行距离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轻度:步行距离>450米,提示病情相对较轻。
中度:步行距离300-450米,病情有一定进展。
重度:步行距离<300米,提示心功能较差,病情较严重。
不同年龄段患者肺动脉高压表现有差异,儿童肺动脉高压需尤其关注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因;女性与男性在某些病因相关性上可能有不同,如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在女性中更常见;生活方式方面,吸烟、长期高海拔居住等可能增加肺动脉高压风险;有相关基础疾病(如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肺动脉压变化,及时评估分级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