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什么
老年高血压指年龄≥65岁者,未用降压药时非同日3次测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已确诊高血压且用药但血压仍低于140/90mmHg也属之,其诊断需考虑诊室血压测量方法、年龄致血管变化、生活方式及病史影响,且与中青年高血压有别,老年高血压更易血压波动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比例高、易体位性低血压等。
一、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或已确诊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二、诊断标准的具体指标及意义
(一)诊室血压测量
1.测量方法:测量前受试者应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采取坐位,最好使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上臂应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袖带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
2.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内的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内的压力。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考虑高血压诊断。对于老年人群,收缩压升高更为常见,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血管壁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可能正常或降低,形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三、特殊人群情况及应对
(一)年龄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如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使得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在诊断时需要多次测量以准确判断血压情况,同时要考虑到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对血压测量结果的影响,比如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血压测量时的误差等情况。
(二)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询问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情况,因为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血压水平,也是制定治疗和预防方案的重要依据。例如,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缺乏运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血压调控。
(三)病史因素
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高。在诊断时要详细询问家族病史情况,以便综合评估血压状况。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的老年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血压,在诊断高血压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基础疾病对血压的干扰,例如糖尿病可能导致肾脏病变,进而影响血压的正常调节。
四、与其他年龄段高血压诊断的区别
与中青年高血压相比,老年高血压更易出现血压波动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比例高、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中青年高血压可能更多表现为舒张压升高为主,而老年高血压由于血管弹性等因素的变化,收缩压升高更为突出,在诊断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不同特点来准确判断老年高血压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