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得了牙髓炎应尽快就医评估,急性期可局部处理缓解疼痛,非药物可冷敷,根据孕期阶段确定治疗方案,孕中期稳定可考虑保守治疗,孕早晚期有特殊情况可延期治疗,日常要注意口腔清洁和饮食,同时关注孕妇心理状态,在保障胎儿安全下缓解症状促进口腔健康
一、及时就医评估
怀孕期间得了牙髓炎应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评估牙髓炎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因为孕期身体状况特殊,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合适方案,且要考虑到胎儿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二、急性期处理缓解疼痛
1.局部处理
医生可能会在局部进行开髓引流等操作来缓解牙髓腔内的压力,从而快速减轻疼痛。这是因为牙髓腔内炎症导致压力增高是引起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通过开髓引流能有效降低压力。
对于一些简单的龋源性牙髓炎,可在局部放置安抚药物等进行初步处理。
2.非药物舒适措施
孕妇可以通过冷敷疼痛部位附近来暂时缓解疼痛,但要注意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这是利用低温暂时缓解神经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但这只是临时措施,最终还需专业牙科处理。
三、确定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时机选择
如果孕期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比如孕中期(怀孕4-6个月),且牙髓炎症状不是特别紧急危及牙髓及周围组织严重感染等情况时,可考虑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一些保守的牙髓治疗,如活髓切断术等,但需要充分告知孕妇及家属治疗的风险和收益等情况。
要考虑到孕期不同阶段胎儿的发育情况,孕早期一般尽量避免创伤性较大的牙科治疗,以防引起流产等风险;孕晚期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牙科治疗操作,防止引起早产等情况。
2.延期治疗情况
如果孕期不适合立即进行牙科的有创治疗,如孕早期剧烈孕吐等情况影响口腔治疗操作,或者孕晚期临近分娩等特殊时期,会先采取保守的局部处理措施控制炎症,待产后再进行彻底的牙髓治疗,如根管治疗等。
四、日常口腔护理注意
1.口腔清洁
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可选择软毛牙刷,使用含氟牙膏(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含氟量的牙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也可以使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等,防止细菌滋生加重牙髓炎病情。因为孕期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孕妇更容易出现口腔问题,良好的口腔清洁是预防和控制牙髓炎的基础。
2.饮食注意
孕妇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甜、过酸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牙髓,加重疼痛等不适症状。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维持口腔健康和身体整体健康,从而利于牙髓炎的控制和身体恢复。
五、特殊人群(孕妇)的特殊考量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在整个牙髓炎的诊疗过程中,心理状态也很重要。要关注孕妇的情绪,避免其过度紧张焦虑,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对孕期身体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要充分与孕妇沟通病情和各种治疗方案的选择,尊重孕妇的意愿,在保障胎儿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缓解孕妇的牙髓炎症状,促进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