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可致咳嗽,机制是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致肺循环淤血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发。其特点有卧位加重、夜间发作、伴有咳痰;需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咳嗽鉴别;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心衰患者咳嗽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咳嗽不典型易被忽视,儿童患者多伴其他表现需与其他疾病鉴别,女性妊娠相关心衰要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鉴别且治疗需考虑妊娠影响。
一、心衰导致咳嗽的机制
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肺循环淤血。肺循环淤血会使肺泡和支气管黏膜受到刺激,引发咳嗽。具体来说,左心衰竭时,左心室射血减少,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液体渗出到肺泡和间质,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起咳嗽。研究表明,约50%-75%的心衰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这与肺淤血的程度密切相关。
二、心衰咳嗽的特点
1.卧位加重:患者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进一步加重,咳嗽往往会比坐位或立位时更明显。这是因为平卧位时,下半身的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量增多,加重了肺部的淤血状态,刺激呼吸道更明显。
2.夜间发作: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相对兴奋,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且夜间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多,肺淤血加重,所以心衰患者夜间咳嗽较为常见。有研究显示,心衰患者夜间咳嗽发生率约为30%-40%。
3.伴有咳痰:咳嗽时可能伴有白色泡沫样痰,若合并肺部感染,痰可变为黄色脓性痰。这是因为肺淤血导致肺泡和支气管分泌增加,若合并感染则有炎性分泌物增多。
三、与其他疾病咳嗽的鉴别
1.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鉴别:慢性支气管炎多有长期吸烟史,咳嗽往往以冬季发作频繁,咳嗽咳痰以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为主,感染急性发作时可有脓性痰,一般无明显的肺淤血相关表现,如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而心衰咳嗽有肺淤血及心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等。
2.与肺炎咳嗽鉴别:肺炎除了咳嗽咳痰外,多有发热、胸痛等表现,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胸片或胸部CT可见肺部炎症浸润影,而心衰咳嗽一般无发热,肺部啰音与肺淤血程度相关,心功能改善后啰音可减轻或消失。
四、特殊人群心衰咳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心衰患者咳嗽可能不典型,常被忽视。老年人心功能储备差,肺淤血时咳嗽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病情进展往往较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下肢水肿等情况,一旦出现咳嗽加重、气促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心衰的代偿能力下降,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
2.儿童心衰患者:儿童心衰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咳嗽,多伴有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儿童心衰咳嗽需特别注意与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儿童常见疾病相鉴别。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日常表现,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心衰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3.女性心衰患者:女性心衰患者咳嗽的机制与一般人群相同,但在妊娠相关心衰时需特别注意。妊娠期间心脏负担加重,本身就容易发生心衰,妊娠相关心衰导致的咳嗽要与妊娠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同时,在治疗心衰咳嗽时,要考虑到妊娠对药物的代谢等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