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支架改善冠状动脉狭窄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包括心肌缺血加重致心绞痛发作频繁且更剧烈持久、心肌梗死风险升高、心脏功能受损进而出现心力衰竭等、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长期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老年、肥胖、缺乏运动及有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等情况会加剧这些不良影响。
一、心肌缺血加重与心绞痛发作频繁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果不做支架,当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持续进展,心肌缺血状况会逐渐加重,可能导致心绞痛发作更加频繁,发作时胸痛的程度可能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能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在日常活动如行走、爬楼等情况下就容易诱发心绞痛。例如,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患者,若未及时通过支架等手段改善血管狭窄情况,约有30%的患者在1年内心绞痛发作次数会增加50%以上[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对于有长期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不良生活方式或基础病史的患者,这种心肌缺血加重和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因为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二、心肌梗死风险升高
冠状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时,血管内的斑块可能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完全堵塞血管,就会导致心肌梗死。不做支架开通狭窄血管,心肌梗死的风险会显著升高。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细胞会因长时间缺血而坏死,严重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未行支架治疗的患者,心肌梗死的年发生率可达5%-10%,而在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中,这个比例可能更高。比如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若不及时处理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死的风险较无糖尿病的患者会增加2-3倍[相关医学研究资料]。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储备较差,发生心肌梗死后预后往往更差,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三、心脏功能受损
长期的心肌缺血会使心肌细胞发生重构,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早期可能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研究发现,心绞痛患者若冠状动脉狭窄未得到有效解决,经过数年时间,约有15%-20%的患者会发展为心力衰竭。对于本身有肥胖、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问题的患者,心脏功能受损的进程可能会加快,因为这些因素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进一步影响心肌的供血和功能。而有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基础上又出现心绞痛未行支架治疗的患者,心脏功能受损的速度会比单纯心绞痛未处理的患者更快。
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由于心绞痛频繁发作以及心脏功能逐渐受损,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极大限制,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下降,心理上也会承受较大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严重影响整体的生活质量。例如,患者可能原本可以正常上班、参与社交活动,但因为心绞痛不做支架而不得不减少活动量,甚至长期卧床,这不仅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年轻患者,这种生活质量的下降可能对其工作、家庭等多方面造成更严重的冲击,而老年患者可能会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需要更多的家人照顾,增加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