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激活发病,表现为唇部成簇水疱等,可通过典型表现诊断;唇炎是唇部炎症总称,病因复杂,不同类型表现不同,通过病史和表现诊断,需与口唇疱疹等鉴别。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对两者有影响,儿童青少年易患口唇疱疹,各年龄段可患唇炎,女性接触性唇炎概率或高,不良生活方式增口唇疱疹风险,纠正不良习惯等可防唇炎,有相关病史者需避免诱发因素。
一、定义与病因
口唇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过度疲劳、暴晒、月经等诱因下,病毒被激活,沿神经轴索移至口唇周围皮肤,引起疱疹发作。
唇炎:是发生于唇部的炎症性疾病的总称,病因较为复杂,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可能与多种慢性刺激有关,如气候干燥、寒冷、风吹、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接触性唇炎是由于接触了某些致敏或刺激性物质引起,如口红、牙膏、食物等;光化性唇炎是因长期日光照射引起;变态反应性唇炎则是机体对某些变应原产生变态反应所致。
二、临床表现
口唇疱疹:初起时局部常先有灼热、瘙痒感,随后出现红斑,很快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成簇的小水疱,水疱可单个或多个,疱液最初清亮,之后可浑浊,破溃后可形成糜烂、结痂,病程有自限性,一般1-2周可愈合,但易复发。好发于口唇周围,尤其是口角、唇缘处。
唇炎:不同类型唇炎表现各异。慢性非特异性唇炎主要表现为唇部干燥、脱屑、皲裂,脱屑可呈鳞屑状,也可呈薄纸样,皲裂可引起疼痛、出血;接触性唇炎除了有唇部肿胀、红斑外,还可伴有水疱、糜烂等,有明确的接触史;光化性唇炎多发生于夏季,有强烈日光照射史,唇部肿胀、糜烂,有灼热感;变态反应性唇炎可表现为唇部突发肿胀,肿胀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质地较韧,有瘙痒感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口唇疱疹: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口唇周围成簇的水疱、有复发诱因等,一般不难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学检查,如涂片查找病毒包涵体、病毒培养、核酸检测等以明确病毒类型。
唇炎:主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唇部症状出现的时间、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如接触史、日光照射史等)、既往病史等,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需要与口唇疱疹鉴别,唇炎一般无成簇水疱的典型表现,而口唇疱疹有特征性的疱疹表现;还需与其他唇部疾病如唇部扁平苔藓等进行鉴别,可通过病理检查等手段辅助鉴别。
四、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及应对
年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因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等因素,易患口唇疱疹,在生活中需注意避免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而唇炎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不良的口唇习惯如舔唇等引发唇炎,需家长引导纠正。对于老年人群,唇炎可能与皮肤老化等因素有关,要注意唇部的保湿等护理。
性别:一般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接触性唇炎中,女性可能因使用化妆品等机会更多,接触致敏物质的概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口唇疱疹的发病风险,应保持规律作息;长期处于干燥、寒冷环境,或有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者易患唇炎,应改善生活环境,纠正不良习惯。
病史: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史者,更容易复发口唇疱疹,需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有过敏性疾病病史者,在接触相关致敏物质时更易发生变态反应性唇炎,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