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聋是因内耳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病变致听力减退甚至消失常伴耳鸣,病因有遗传、孕期风疹病毒等感染、长期高分贝环境、耳毒性药物、年龄增长、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有听力损失、耳鸣、部分患者眩晕,诊断需病史采集、耳部检查、纯音听阈测定等听力测试,分类分先天性(遗传、非遗传)和后天性(药物性、噪声性、老年性、感染性),儿童需尽早干预,老年人避噪声配助听设备,有药物史者遵医嘱防耳毒性药物。
一、定义
神经性耳聋是指因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导致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病症,常伴随耳鸣症状。
二、病因
(一)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耳聋基因缺陷可引发,此类耳聋多为先天性,可呈家族性分布。
(二)感染因素
孕期风疹病毒感染、新生儿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能损伤内耳结构与功能,进而导致神经性耳聋。
(三)噪声暴露
长期处于高分贝环境中,如职业性噪声暴露(工厂工人等),会损伤内耳毛细胞,引发神经性耳聋。
(四)药物毒性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等)、某些抗肿瘤药物等耳毒性药物,可能损害内耳神经,造成听力下降。
(五)年龄相关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内耳的毛细胞、神经纤维等结构与功能逐渐退化,老年性神经性耳聋发生率增加。
(六)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内耳组织,如韦格纳肉芽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发内耳损伤,导致神经性耳聋。
三、临床表现
(一)听力损失
多为单侧或双侧渐进性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程度因病情而异,可从轻度到重度甚至全聋。
(二)耳鸣
常伴随耳鸣症状,耳鸣声多样,如蝉鸣声、嗡嗡声等,其音调、响度等可因个体差异不同。
(三)眩晕
部分患者可出现眩晕症状,表现为平衡失调、视物旋转等,尤其在梅尼埃病等相关疾病引发的神经性耳聋中较为常见。
四、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遗传史、感染史、噪声暴露史、药物使用史、年龄等信息。
(二)耳部检查
包括耳内镜检查,观察外耳道、鼓膜等结构有无异常。
(三)听力测试
1.纯音听阈测定: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如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及频率特性。
2.听性脑干反应:评估听神经及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辅助判断神经性耳聋的部位等情况。
五、分类
(一)先天性神经性耳聋
1.遗传性:由遗传基因缺陷导致,可在出生时或婴幼儿期就表现出听力障碍。
2.非遗传性:孕期母亲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胎儿内耳发育异常所致。
(二)后天性神经性耳聋
1.药物性:因使用耳毒性药物引发的听力损失。
2.噪声性:长期噪声暴露造成内耳损伤引发。
3.老年性:与年龄相关的内耳结构功能退化导致。
4.感染性:由耳部或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损伤内耳组织引起。
六、特殊人群相关要点
(一)儿童
儿童处于语言发育关键期,若出现神经性耳聋需尽早干预,如通过佩戴助听器、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等,以最大程度减少对语言发育的影响,同时需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定期监测听力。
(二)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神经性耳聋时,要注意避免进一步暴露于噪声环境,可根据听力损失情况考虑适配合适的助听设备,日常生活中家人应给予更多沟通上的理解与协助,关注其心理状态,因为听力障碍可能影响社交与心理情绪。
(三)有药物使用史人群
用药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使用耳毒性药物,在使用可能有耳毒性的药物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用药史,以便医生评估用药风险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