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竭有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症状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右心排血少致肺循环淤血,活动时加重,老年及年轻患者有差异)、体循环淤血相关表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等、颈静脉怒张、肝大及压痛、水肿即低垂部位先肿等,不同人群有差异);体征表现包括心脏体征(右心室扩大体征如舒张期奔马律、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吸气时增强)、其他体征(发绀、脉搏细弱无力等)。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1.表现及机制:右心衰竭时肺淤血程度相对较轻,但仍会出现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在活动时,机体需氧量增加,右心衰竭患者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的情况,休息时可稍缓解。例如,患者在日常行走、轻微劳作后就会感到气促,需要停下休息。
2.不同人群差异:对于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心肺功能减退的基础情况,右心衰竭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会更早出现且更难以缓解;年轻患者若既往无基础心肺疾病,在右心衰竭早期可能症状相对隐匿,但随着病情进展也会逐渐明显。
(二)体循环淤血相关表现
1.消化道症状:
表现:胃肠道及肝脏淤血,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淤血影响了消化功能,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阻碍。例如,患者原本食欲正常,但患病后对进食缺乏兴趣,进食少量食物就会有饱胀感。
与年龄性别关系:老年患者可能本身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右心衰竭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可能会使其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对胃肠道症状的感知略有不同,但总体表现相似。
2.颈静脉怒张:
表现及机制:颈静脉是右心系统的外周静脉,右心衰竭时,右心室压力升高,导致颈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颈静脉怒张。检查时可见颈部静脉充盈、怒张,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
临床意义: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较有特征性的体征之一,通过观察颈静脉怒张的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右心衰竭的严重程度。
3.肝大及压痛:
表现及机制:肝脏淤血肿大,质地较韧,有压痛。肝大是由于右心回流受阻,血液在肝脏淤积所致。随着病情进展,肝脏可逐渐增大,压痛明显。
对生活方式影响:肝大及压痛会影响患者的腹部感觉,使患者在活动或触碰腹部时感到不适,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休息方式,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采取减少腹部活动的姿势。
4.水肿:
表现及机制: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使软组织出现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如足踝部、胫骨前,早晨较轻,下午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还可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其机制是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回流减少。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水肿可能首先表现为眼睑、颜面等部位,因为儿童组织间隙相对疏松,且循环特点与成人有差异;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水肿的消退可能相对较慢,且更易出现全身性水肿的情况。
二、体征表现
(一)心脏体征
1.右心室扩大体征:可听到右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等。右心室扩大时,心脏的听诊会出现相应改变,舒张期奔马律的出现是由于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室肌顺应性减退所致。
2.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在三尖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杂音增强。这是因为右心室扩大导致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引起杂音。
(二)其他体征
1.发绀:由于体循环淤血,血液中氧饱和度降低,可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尤其是在活动后,发绀可能会加重。
2.周围循环体征:脉搏细弱无力等,这是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外周动脉充盈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