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牙龈肿痛可能由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局部因素包括牙菌斑牙结石刺激、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摩擦;全身因素有内分泌紊乱(青春期、孕期、更年期)、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营养不良);不良生活方式包含口腔卫生习惯差、吸烟、过度饮酒。
一、局部因素导致总是牙龈肿痛
1.牙菌斑、牙结石: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薄膜,若未及时清除,会逐渐矿化形成牙结石。它们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导致牙龈肿痛。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漱口的人群,牙菌斑和牙结石更容易堆积,从而频繁出现牙龈肿痛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家长没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易因牙菌斑、牙结石积累而牙龈肿痛;女性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口腔环境改变,也会更易出现牙菌斑、牙结石相关的牙龈问题。
2.食物嵌塞:进食时食物碎块嵌入牙齿邻接处,若未能及时清理,会引起牙龈乳头的急性炎症,出现牙龈肿痛。比如,牙齿存在邻面龋坏、牙齿排列不整齐等情况时,更容易发生食物嵌塞。不同年龄人群发生食物嵌塞的原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牙齿替换过程中排列不齐导致,成年人则可能因牙齿磨损、不良修复体等原因引发,女性在经期前后,由于激素变化可能使牙龈更敏感,食物嵌塞后更易肿痛。
3.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边缘不贴合,会反复摩擦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肿痛。老年人安装假牙后若未定期检查调整,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孕期女性由于口腔情况变化,若假牙不合适也易引发牙龈肿痛问题。
二、全身因素导致总是牙龈肿痛
1.内分泌紊乱:
青春期:青春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发生较大变化,雄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出现牙龈增生、肿胀、疼痛等症状。
孕期: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升高,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易诱发牙龈炎症,导致牙龈肿痛。而且孕期孕妇往往口腔卫生容易被忽视,进一步加重牙龈问题。
更年期: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平衡失调,也可能出现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引发牙龈肿痛。
2.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白细胞在牙龈组织浸润,会使牙龈肿胀、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儿童及青少年若患有白血病,牙龈肿痛可能是早期表现之一,需要引起重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牙龈容易出血,且在炎症刺激下易出现肿痛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患者在经期可能症状加重。
3.其他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细菌更容易滋生,牙龈炎症不易控制,容易出现牙龈肿痛、牙周感染等问题。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受影响,女性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波动大,更易反复牙龈肿痛。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时,会影响牙龈组织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牙龈脆弱、易出血、肿痛。儿童若挑食、偏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相关的牙龈问题;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也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情况,进而引发牙龈肿痛。
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总是牙龈肿痛
1.口腔卫生习惯差:长期不刷牙、不漱口,会使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引发牙龈炎症,导致牙龈肿痛。儿童如果家长没有督促其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很容易出现牙龈问题;成年人中一些生活不规律、工作繁忙的人群,也常因忽视口腔卫生而反复牙龈肿痛。
2.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龈炎症的发生风险,导致牙龈肿痛反复发作。吸烟者无论男女、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受其影响,女性吸烟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牙龈问题可能更严重。
3.过度饮酒:酒精会刺激口腔黏膜和牙龈组织,破坏口腔内环境的平衡,降低口腔的抵抗力,容易引发牙龈炎症肿痛。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牙龈肿痛的几率相对较高,男性饮酒者可能更为常见,但女性长期大量饮酒也会面临同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