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出血有口腔局部因素(牙菌斑、牙结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和全身因素(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非药物初步应对要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用牙线或牙缝刷)和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就医,医生会检查并专业治疗,如洗牙或针对全身因素治疗。
一、明确牙龈肿痛出血的常见原因
牙龈肿痛出血通常与口腔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有关。口腔局部因素方面,牙菌斑、牙结石堆积是常见原因,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导致牙龈肿痛出血;食物嵌塞也会引起牙龈乳头的炎症,出现肿痛出血情况;不良修复体如不合适的假牙等,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出血肿痛。全身因素中,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容易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且伴有肿痛;内分泌紊乱,像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易患妊娠期龈炎,出现牙龈肿痛出血;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会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细菌容易滋生,导致牙龈炎症加重,出现肿痛出血现象。
二、非药物的初步应对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正确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完全独立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家长帮助能更好清除牙菌斑。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手部灵活性等问题,可选择刷头较小、便于操作的牙刷。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清除食物残渣和部分牙菌斑。如果牙缝较大,可使用牙缝刷辅助清洁。对于儿童,家长可在其牙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逐步教导使用牙线,注意操作轻柔;老年人若有牙齿缺失等情况,可能需要更特殊的牙缝清洁工具,可咨询牙医。
2.调整饮食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进一步刺激牙龈,加重肿痛出血症状。例如,辛辣食物可能会使牙龈炎症反应加剧,过热食物会烫伤牙龈组织,过冷食物可能引起牙龈敏感疼痛。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还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会加重牙龈炎症;妊娠期女性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过多食用甜食等易引发牙龈问题的食物。
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胡萝卜等,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促进牙龈健康。比如,维生素C可以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牙龈组织的完整性,对于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补充足够维生素也有助于改善凝血等相关状况,但要注意食物补充的同时,若有特殊病情需结合医生建议。
三、及时就医及专业处理
1.就医检查
当牙龈肿痛出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口腔局部检查查看牙菌斑、牙结石、牙龈状况等,还可能会进行血液等全身检查,以排查全身因素。对于儿童,家长要陪同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儿童的口腔卫生情况、饮食情况等;老年人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等,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等,干扰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2.专业治疗
洗牙:如果是牙菌斑、牙结石引起的牙龈炎症,医生会进行洗牙操作,通过超声波等设备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减轻牙龈炎症,缓解肿痛出血症状。洗牙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操作基本相似,但儿童洗牙时要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产生恐惧心理;老年人洗牙前要告知医生是否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因为洗牙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不适,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需谨慎操作。
针对全身因素的治疗:如果是全身因素导致的牙龈肿痛出血,如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等,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例如,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到相应血液科进行诊治,根据具体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妊娠期女性的牙龈问题,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可在妊娠稳定期进行适当口腔处理,同时注意口腔卫生维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