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常见原因包括牙龈炎(由牙菌斑、牙结石刺激致炎,不良口腔习惯促发)、牙周炎(牙龈炎发展而来,年龄大、长期吸烟者易患)、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致炎,18-25岁高发)、根尖周炎(龋齿未治致牙髓感染波及根尖周,有龋齿病史未规范治疗者易患)、食物嵌塞(进食时食物嵌入压迫牙龈致炎,不良咀嚼习惯等易引发)、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糖尿病等可致牙龈肿痛,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白血病患者易出现相关症状)
一、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
1.牙龈炎:
病因及机制:主要是由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牙菌斑是一种不断在牙齿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其中的细菌会产生有害物质,长期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红肿,进而出现肿痛症状。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漱口的人群,牙菌斑和牙结石容易堆积,引发牙龈炎的风险较高。不同年龄阶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如果口腔卫生不佳也易患牙龈炎,成年人中由于不良口腔习惯导致牙龈炎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不良生活方式如口腔卫生习惯差,不按时刷牙、使用牙线等,会促进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增加牙龈炎导致牙龈肿痛的几率。
2.牙周炎:
病因及机制: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除了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外,还与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牙周组织遭到破坏,牙龈会出现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牙周炎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牙周炎的风险有增加趋势。
与年龄、生活方式的关系: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牙龈等牙周组织的生理退变等因素,更易受牙周炎影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使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升高且病情更易加重,从而增加牙龈肿痛的发生可能。
3.智齿冠周炎:
病因及机制: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食物残渣易嵌塞在智齿与周围牙龈组织之间,加上细菌滋生,引发牙龈肿痛。这种情况在18-25岁左右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因为此阶段是智齿萌出的高峰期。
与年龄、性别等的关系: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智齿萌出阶段都可能发生智齿冠周炎,但相对而言,智齿萌出位置异常等情况在不同性别中并无明显差异。年轻人由于智齿萌出的生理过程,是智齿冠周炎的高发人群。
4.根尖周炎:
病因及机制:多由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波及牙髓,进而引起根尖周组织发炎。炎症刺激周围牙龈组织,导致牙龈肿痛。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有龋齿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人群更易出现根尖周炎导致牙龈肿痛。例如,儿童如果有龋齿没有及时处理,也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引发牙龈肿痛。
与病史的关系:有龋齿病史且未进行规范治疗的患者,是根尖周炎进而导致牙龈肿痛的高危人群,龋齿的存在为细菌感染牙髓并蔓延至根尖周组织创造了条件。
5.食物嵌塞:
病因及机制:进食时食物碎块嵌入牙齿邻接部位,压迫牙龈组织,引起牙龈的急性炎症,出现肿痛症状。各种人群都可能因咀嚼不当等原因发生食物嵌塞,比如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更容易出现食物嵌塞情况,从而引发牙龈肿痛。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不良的咀嚼习惯,如咀嚼速度过快、咀嚼较硬食物时未充分咀嚼等,会增加食物嵌塞的几率,进而导致牙龈肿痛。牙齿排列不整齐等口腔结构问题也与食物嵌塞及后续牙龈肿痛相关。
6.全身性疾病:
病因及机制: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牙龈肿痛,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白细胞在牙龈组织浸润,可导致牙龈肿胀、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牙龈出血、发热等其他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包括牙龈肿痛,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引发牙龈炎症。
与特殊人群的关系:糖尿病患者中,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的人群更易出现牙龈肿痛等口腔感染问题。白血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在疾病状态下都可能出现牙龈肿痛的口腔表现,需要特别关注其口腔卫生及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