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检查包含眼压、眼底、视野、OCT、前房角镜等检查。眼压检查有非接触式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可判断眼压是否异常;眼底检查包括直接眼底镜和眼底照相,能观察视盘等情况;视野检查有中心和周边视野检查,可发现青光眼视野缺损;OCT检查有视盘和黄斑OCT,能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等变化;前房角镜检查有静态和动态,可判断前房角状态及分类诊断青光眼。
一、眼压检查
1.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通过空气脉冲测量眼压,是较为常用的方法,能快速获取眼压数值,其原理是利用空气压力平抵触角膜来测量眼压,不同年龄人群眼压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一般成人正常眼压范围在10~21mmHg,儿童眼压可能相对较低,但也有各自的正常区间范围,通过该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眼压异常情况,眼压异常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特征之一。
2.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这是测量眼压的金标准方法,准确性较高,需要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医生通过特定仪器精确测量角膜压平所需的压力来计算眼压,能更精准地反映眼内真实眼压情况,对于怀疑青光眼的患者,该检查可提供重要的眼压数据依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正常眼压范围虽有不同,但此检查都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眼压状态。
二、眼底检查
1.直接眼底镜检查:可初步观察视盘的形态、颜色等情况,正常视盘边界清晰,颜色呈淡红色等,青光眼患者视盘可能会出现杯盘比增大等改变,杯盘比是指视杯与视盘直径的比值,正常杯盘比一般小于0.3,当杯盘比大于0.6或双眼杯盘比差值大于0.2时需高度警惕青光眼可能,不同年龄人群视盘的正常表现略有不同,儿童视盘相对较小,随着年龄增长视盘会有相应变化,通过直接眼底镜检查能初步发现眼底视盘的异常情况。
2.眼底照相检查:能更清晰、永久地记录眼底图像,包括视盘、视网膜血管等情况,通过眼底照相可以长期对比观察眼底的变化,对于青光眼患者视盘的凹陷进行性扩大等情况能更直观地呈现,尤其对于儿童青光眼患者,定期进行眼底照相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眼底的异常改变,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三、视野检查
1.中心视野检查:主要检查中心30°范围内的视野情况,通过特定的视野检查设备,让患者注视某一点,然后检测周边的视力情况,青光眼早期往往会出现中心视野的改变,如旁中心暗点等,不同年龄人群的中心视野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的中心视野范围相对成人较小,但也有其正常的标准范围,通过中心视野检查可以发现青光眼导致的视野缺损情况,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周边视野检查:检查30°以外的周边视野情况,青光眼进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周边视野逐渐缩窄的情况,如管状视野等,通过周边视野检查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视野受损的范围,对于判断青光眼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作用,不同年龄人群的周边视野正常范围不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周边视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缩小,但病理性的周边视野缩窄则与青光眼等疾病相关,通过周边视野检查可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视野改变。
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1.视盘OCT检查:可以高精度地测量视盘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等情况,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会出现变薄的现象,通过视盘OCT检查能早期发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细微变化,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人群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相对较薄,但也有其正常的发育范围,通过视盘OCT检查可以准确评估视盘相关结构的变化情况。
2.黄斑OCT检查:除了对视盘进行检查外,还可以检查黄斑区的情况,青光眼患者长期高眼压可能会影响黄斑区的结构和功能,通过黄斑OCT检查能发现黄斑区的水肿、神经上皮层厚度改变等情况,对于全面评估青光眼患者的眼底病变情况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黄斑区的正常结构和厚度有所不同,通过黄斑OCT检查可以精确检测黄斑区的相关指标,为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五、前房角镜检查
1.静态前房角镜检查:通过前房角镜直接观察前房角的结构,判断前房角是开放还是关闭等情况,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会出现前房角关闭的情况,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前房角一般是开放的,不同年龄人群前房角的正常结构和角度有所不同,儿童前房角相对较窄,但也有其正常的解剖结构范围,通过静态前房角镜检查可以明确前房角的状态,对于青光眼的分类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动态前房角镜检查: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前房角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于一些特殊类型青光眼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帮助,比如在暗室试验等情况下进行动态前房角镜检查,能更准确地判断前房角的关闭情况等,不同年龄人群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前房角的动态变化有所不同,通过动态前房角镜检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前房角的功能状态,为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