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谷物类(如小米健脾和胃、糯米补脾胃益肺气等)、蔬菜类(如菠菜补铁、胡萝卜健脾和胃等)、肉类(如猪肉补充蛋白质、牛肉补脾胃益气血等)、豆类及豆制品(如黑豆补肾益精养血、黄豆调节女性气血等)、水果类(如红枣补气血、桂圆补益心脾养血等)食补改善气血不足,食补时要根据自身状况合理搭配,严重气血不足需就医,不同人群食补有侧重,同时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食补时应增运动促营养吸收气血运行。
一、谷物类食补
小米:小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每100克小米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75.1克,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中医认为小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者,可熬煮小米粥食用,能为身体提供能量,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身体乏力等症状。从现代营养角度看,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能为机体代谢提供支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从而间接对气血不足的改善有帮助。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小米粥,但胃肠功能较弱者食用时需注意控制量,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糯米: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其性温,能补脾胃、益肺气,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较为适宜。可做成糯米粥,或与红枣等一起制成糕点食用。不过,糯米不易消化,老年人、儿童及胃肠功能不佳者食用时应适量,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二、蔬菜类食补
菠菜:菠菜是常见的绿叶蔬菜,富含铁元素,每100克菠菜中含铁约2.9毫克,同时还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所以菠菜对于缺铁性贫血导致的气血不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清炒菠菜、做菠菜汤等。但菠菜中含有草酸,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烹饪前可先将菠菜用开水焯一下,去除大部分草酸。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菠菜,但尿路结石患者应适量食用,因为菠菜中草酸含量较高,可能会加重结石病情。
胡萝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它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气血不足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凉拌、炒菜或炖汤等。例如胡萝卜炖排骨,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起到一定的健脾养血作用。一般人群皆可食用胡萝卜,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皮肤发黄,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在体内积累过多引起的,停止食用后可逐渐恢复。
三、肉类食补
猪肉: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其中的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物质,对于气血的生成有一定的帮助。可做成红烧肉、猪肉炖粉条等。但猪肉中脂肪含量相对较高,高血脂、肥胖人群应适量食用,选择瘦肉部分相对更健康。
牛肉:牛肉富含蛋白质,每100克牛肉中蛋白质含量约20克左右,还含有铁、锌、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其性温,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对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人是很好的食补食材。可做成红烧牛肉、牛肉汤等。不过,牛肉纤维较粗,消化能力较弱者食用时要注意烹饪得软烂一些,以便于消化吸收。
四、豆类及豆制品食补
黑豆: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质量较好。中医认为黑豆有补肾益精、养血安神的功效,对于气血不足、肾虚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打成黑豆豆浆饮用,或与红枣、桂圆等一起煮粥。例如黑豆红枣粥,能起到补血养颜、补肾益气的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黑豆,但胃肠功能不佳者食用时应注意烹饪方式,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黄豆:黄豆富含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对女性气血不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做成黄豆炖猪蹄,既能补充蛋白质等营养,又有一定的补气血作用。但黄豆不易消化,食用时要注意适量,且烹饪前最好充分浸泡,以利于消化。
五、水果类食补
红枣:红枣是众所周知的补气血食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铁、糖类等。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红枣中的铁元素有助于合成血红蛋白,从而改善气血不足。可直接食用红枣,或用来泡水、煮粥、煲汤等。例如红枣桂圆枸杞汤,能起到很好的补气血功效。不过,红枣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适量食用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桂圆:桂圆含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气血不足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可与红枣、莲子等一起煮粥食用。但桂圆性温,食用过多容易上火,体质偏热、阴虚火旺者不宜多吃。
在进行食补改善气血不足时,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搭配食物。如果气血不足情况较为严重,仅靠食补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在食补时也需要有所侧重,例如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选择易消化的食补食材;女性在特殊生理期或孕期等,对气血的需求不同,可适当调整食补方案;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在食补的同时也应注意增加运动,以促进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气血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