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问题由多因素导致,口腔局部因素包括牙菌斑与牙结石刺激致牙龈炎症出血和口臭、牙龈炎致牙龈脆弱易出血有异味、牙周炎破坏牙周组织致牙龈出血肿胀有难闻气味、不良修复体刺激牙龈致炎症出血和残留食物产臭;全身系统性疾病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致凝血障碍或骨髓异常引发牙龈出血口臭、糖尿病高血糖环境致口腔感染牙龈炎症出血口臭、内分泌紊乱在特殊时期因激素变化增加牙龈出血口臭风险;其他因素包括长期吸烟饮酒致牙龈炎症出血口臭、某些药物引起牙龈增生出血和口腔残留产臭。
一、口腔局部因素
1.牙菌斑与牙结石: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等组成,若未及时清除,会逐渐矿化形成牙结石。牙菌斑和牙结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进而引起牙龈出血,同时细菌分解食物残渣等产生异味,导致口臭。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牙龈出血和口臭病例与牙菌斑、牙结石的局部刺激有关。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长期不注意口腔清洁的人更易积累牙菌斑和牙结石,如儿童若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可能出现牙菌斑堆积引发牙龈问题;成年人中,尤其是有不良刷牙习惯或很少洗牙的人群,牙结石形成风险更高。
2.牙龈炎:牙龈炎主要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多由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物引起。炎症会使牙龈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出血,同时炎症部位细菌滋生繁殖,产生异味导致口臭。青少年由于处于特殊的生长发育阶段,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使他们更易患牙龈炎,比如青春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且伴有口臭;而老年人群由于牙齿磨损、牙龈退缩等原因,也可能发生牙龈炎,影响口腔健康。
3.牙周炎:牙周炎是比牙龈炎更严重的牙周组织炎症,不仅累及牙龈,还会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会出现出血、肿胀等症状,且牙周袋内会有大量炎性分泌物和细菌,这些物质会产生难闻气味导致口臭。牙周炎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衰退,患牙周炎的风险增加,同时一些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加重牙周炎的发展,进而导致牙龈出血和口臭情况加重。
4.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边缘不贴合,会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牙龈炎症、出血,并且修复体周围容易残留食物残渣,滋生细菌产生口臭。例如,部分老年人安装假牙后若没有定期清洁或假牙不合适,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年轻人若正畸治疗中使用的矫治器清洁不当,也可能导致牙龈问题和口臭。
二、全身系统性疾病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同时血液中异常的细胞等情况可能伴随口腔异味。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出现牙龈出血、贫血等表现,并且白血病细胞浸润口腔等部位,也会引发口臭。对于儿童来说,血液系统疾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如儿童急性白血病,除牙龈出血、口臭外,还可能伴有发热、面色苍白等其他症状;而中老年人群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牙龈出血和口臭,也需要排查血液系统疾病。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内的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口腔感染,导致牙龈炎症、出血,同时糖尿病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也会加重口腔问题产生口臭。糖尿病患者中,牙龈出血和口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病情控制不佳时症状更明显。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长期波动较大的人群,需要注意口腔卫生,积极控制血糖,因为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改善口腔健康状况,减少牙龈出血和口臭的发生。
3.内分泌紊乱:女性在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例如妊娠期女性,由于孕激素水平升高,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出现牙龈出血,同时孕期身体的一系列变化可能导致口腔异味产生。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出现口腔黏膜萎缩等情况,增加牙龈出血和口臭的风险。在这些特殊时期,女性需要更加注重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龈问题和口臭的发生。
三、其他因素
1.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使牙龈血管收缩,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同时烟草残渣附着在牙齿表面,容易滋生细菌,导致牙龈炎症、出血和口臭。过度饮酒也会影响口腔唾液分泌,唾液具有清洁口腔的作用,唾液分泌减少会使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和口臭。对于吸烟饮酒人群,需要意识到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对口腔健康的负面影响,尽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口腔健康。例如,戒烟后牙龈的血液循环会逐渐改善,炎症可能减轻,口臭也会有所缓解。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从而导致牙龈出血。例如,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人群,可能出现药物性牙龈增生,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同时口腔内药物残留等情况可能导致口臭。在使用这些药物的人群中,需要密切关注口腔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龈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采取相应的口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