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红肿、出血常见原因有口腔卫生不良、牙周疾病(牙龈炎、牙周炎)、全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其他疾病);应对措施包括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治疗牙周疾病(洗牙、牙周刮治)、治疗全身性疾病;特殊人群如儿童需家长助其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老年人要定期口腔检查并控制全身疾病,女性生理期要更注意口腔清洁轻柔刷牙并增加漱口次数。
一、牙龈红肿、出血的常见原因
1.口腔卫生不良
原因:如果不认真刷牙、漱口,食物残渣、菌斑会在牙齿表面堆积,滋生细菌,引发牙龈炎,进而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例如,研究表明,菌斑指数高的人群患牙龈炎的概率显著高于菌斑指数低的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因口腔卫生不良出现此问题,儿童若没有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更容易发生;成年人若工作繁忙忽视口腔清洁,也易出现;老年人由于牙齿磨损、口腔自洁能力下降等因素,同样可能受影响。性别差异方面无明显特异性,但男性可能因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习惯加重菌斑堆积风险。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加重牙龈炎症,增加牙龈出血的可能性;喜欢吃甜食、黏性大食物的人,食物残渣更易附着在牙齿上,促进菌斑形成,引发牙龈问题。有牙周病史的人,本身牙周组织存在一定损伤,口腔卫生不良时更易复发牙龈红肿、出血。
2.牙周疾病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主要由牙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牙龈表现为红肿、松软,容易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血。通过临床检查可见牙龈颜色暗红,质地松软,探诊易出血。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牙龈炎可能与乳牙萌出、口腔卫生差有关;成年人牙龈炎多与牙石堆积、不良修复体等有关;老年人牙龈炎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不仅有牙龈炎症,还涉及牙周膜、牙槽骨的破坏。除了牙龈红肿、出血外,还可能出现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症状。牙周炎的发生与宿主的免疫反应、细菌毒力等多种因素相关。年龄较大的人群患牙周炎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长期的口腔菌斑积累、牙龈退缩等因素有关;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抵抗感染能力,更容易患重度牙周炎,导致牙龈红肿、出血加重。
3.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同时牙龈组织受到白细胞浸润,会出现牙龈肿胀、出血,且出血不易止住。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也可能因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牙龈出血。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患白血病时可能伴有发热、贫血、皮肤瘀斑等其他症状;成年人患血液系统疾病时症状表现多样,需要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女性在生理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牙龈对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但一般不属于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不过若本身有血液系统疾病,生理期可能会加重牙龈出血症状。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等,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且病情更难控制。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加重牙龈炎症。
其他疾病:如肝硬化、肾衰竭等疾病,会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或机体的代谢功能,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牙龈出血。老年人患这些全身性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全身状况与口腔牙龈问题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治疗。
二、牙龈红肿、出血的应对措施
1.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清洁到。不同年龄段人群刷牙方法需要适当调整,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教导正确的刷牙动作;老年人若有手部活动不便等情况,可以选择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对于有牙缝较宽、牙齿排列不齐等情况的人群尤其重要。使用牙线时要注意方法,避免损伤牙龈。
2.治疗牙周疾病
洗牙:对于由牙石、菌斑引起的牙龈炎、轻度牙周炎,洗牙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石、菌斑,减轻牙龈炎症,缓解牙龈红肿、出血症状。一般每年可洗牙1-2次,但具体频率需根据个人口腔情况由医生决定。
牙周刮治:如果牙周炎较严重,单纯洗牙不能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进行牙周刮治,去除牙周袋内的牙石、菌斑及炎性肉芽组织等。
3.治疗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对于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化疗等。同时,口腔局部需要进行止血、消炎等处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儿童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因为口腔感染可能会加重病情;成年人则需要在治疗血液疾病的同时,定期口腔科复诊,监测牙龈情况。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目标值需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同时,积极治疗口腔感染,如进行洗牙、牙周治疗等,保持口腔卫生。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生理期时,更要注意口腔清洁,因为生理期机体抵抗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容易导致口腔感染加重。
其他全身性疾病:对于肝硬化、肾衰竭等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需要治疗原发病,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等状况。老年人患有这些疾病时,在治疗口腔牙龈问题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全身病情的变化,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儿童
注意事项:儿童牙龈红肿、出血多与口腔卫生不良、乳牙萌出等有关。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协助儿童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牙膏(含氟量适宜)。在乳牙萌出期间,要注意清洁牙龈,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牙龈。原因是儿童自我口腔清洁能力差,容易出现口腔卫生问题,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牙龈疾病。
2.老年人
注意事项:老年人牙龈红肿、出血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不佳、口腔局部因素等有关。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问题。同时,注意保持全身健康,控制好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因是老年人全身机能下降,口腔自洁能力减弱,且易患全身性疾病,定期口腔检查和控制全身疾病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
3.女性生理期
注意事项:女性生理期时牙龈对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要更加注意口腔清洁,刷牙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牙龈。可以适当增加漱口的次数。原因是生理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牙龈组织的状态,导致牙龈对刺激更敏感,所以需要更加细致的口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