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方法包括发病年龄、症状表现、血压波动特点、靶器官损害程度等。
1.发病年龄
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因血管随年龄自然老化、弹性下降引发;继发性高血压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出现高血压多与继发因素相关,如肾实质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2.症状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或仅轻微头晕等,易被忽视;继发性高血压除血压升高,常伴原发病症状,如嗜铬细胞瘤患者会阵发性头痛、心悸、多汗。
3.血压波动特点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波动相对平稳,受情绪、活动等因素影响,但有一定规律;继发性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如肾血管性高血压,血压可能突然急剧升高。
4.靶器官损害程度
原发性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是长期缓慢过程;继发性高血压因血压骤升或病因直接作用,靶器官损害出现早且严重,如恶性高血压患者短期内就可能出现肾衰竭。
此外,原发性高血压有家族聚集性,家族中多人患病提示遗传因素参与;继发性高血压多由特定疾病或因素引起,与家族遗传关联小,但部分内分泌性高血压有一定遗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