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通常不能做高强度运动、突然的剧烈运动、重复撞击的运动、爆发力运动、长时间耐力性运动等。
1.高强度运动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生活中应避免进行百米冲刺、动感单车高强度档、快速爬楼梯、高速游泳冲刺等高强度的运动,以免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打破心脏电活动稳定性,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恶性心律失常。
2.突然的剧烈运动
患者也应避免在晨起时突然快跑,或者在久坐后猛然跳绳以及未热身直接打篮球,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心脏未适应突然的负荷变化,易引发心肌缺血或电活动紊乱,导致早搏、传导阻滞,甚至诱发晕厥或猝死。
3.重复撞击的运动
如果患者进行拳击、橄榄球对抗、跆拳道踢打、冰球冲撞等重复撞击的运动,身体会受到剧烈震动,易直接损伤心肌或刺激心脏自主神经,导致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增加。
4.爆发力运动
患者不可进行举重深蹲、短距离冲刺折返跑、跳高、投掷铅球等运动,此类运动需短时间内屏气发力,胸腔压力骤增,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可能会触发反射性心率减慢或心脏传导异常,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易造成心脏停搏。
5.长时间耐力性运动
全程马拉松、铁人三项、连续骑行50公里以上、长时间徒步登山等耐力性运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脱水以及心肌疲劳,而心律失常患者心脏代偿能力弱,进行耐力性运动后容易引发室性早搏、室速或者心源性休克,因此,患者应避免做此类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波动会刺激交感神经,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建议患者通过冥想、深呼吸或心理咨询保持情绪稳定。若出现持续心悸、胸闷伴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患者要尽快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