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15分钟自救方法一般包括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地平卧、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情绪稳定、正确使用急救药物、调整体位等。
1.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地平卧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处于严重缺血缺氧状态,此时任何活动都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地平卧,能让身体各部位放松,降低肌肉对氧气的需求,减少心脏做功,为心肌争取宝贵的休息时间,延缓病情恶化。
2.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随时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能确保专业医护人员尽快赶到现场,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对患者进行专业救治,如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提高生存几率。
3.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激动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缺氧,还可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因此,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能减少不良激素分泌,维持心脏正常节律和功能,有利于病情稳定。
4.正确使用急救药物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硝酸甘油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急救药物治疗,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改善缺血缺氧状态,而且能扩张外周静脉血管,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减轻心脏工作负担,缓解心绞痛症状。
5.调整体位
急性心肌梗死时身体对氧气需求大,过紧衣物会压迫胸腹部,影响呼吸运动,导致呼吸不畅,所以,要解开衣领、腰带等过紧衣物,调整体位保持呼吸通畅,能增加氧气摄入,为心肌提供更多氧气,缓解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可持续低流量或中流量吸氧,一般为2-5L/min,能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减轻心肌损伤,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患者在出院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复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学等,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心肌梗死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