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水源传播中伤寒杆菌在水中存活久,水源污染范围、程度等影响传播;食物传播中伤寒杆菌可污染多种食物,食用被污染未煮熟食物会感染,食物来源、加工等因素影响传播,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风险和病情有差异。
一、水源传播
1.具体情况:伤寒杆菌在水中可存活数周甚至数月,当水源被伤寒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尿液污染后,健康人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就容易感染伤寒。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防护不当的地区,若水源受到伤寒杆菌污染,就会引发伤寒的局部流行或暴发。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卫生习惯相对较差,若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而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其肠道屏障功能可能较弱,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及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2.影响因素:水源污染的范围、污染程度以及人群对被污染水源的暴露程度等都会影响传播的发生和规模。比如,大规模的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水源被广泛污染,从而使更多人面临感染风险。
二、食物传播
1.具体情况:伤寒杆菌可污染食物,如被污染的蔬菜、肉类、奶制品等。当人食用了被污染且未彻底煮熟的食物时,就可能感染伤寒。例如,在食品加工、储存或售卖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是伤寒带菌者,且没有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就可能将病菌污染到食物上。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儿童由于饮食种类相对单一且可能更倾向于食用一些生冷或未充分加工的食物,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
2.影响因素:食物的来源、加工方式、储存条件以及人群的饮食习惯等都会对食物传播伤寒产生影响。比如,一些街头小吃摊点的食物可能存在卫生隐患,若食材被污染且烹饪不彻底,就容易导致伤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