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抗纤维化的吡非尼酮、尼达尼布,非药物治疗的氧疗及肺康复治疗,终末期可考虑肺移植需严格评估,儿童治疗高度个体化多综合且重非药物干预,老年用药需监测不良反应并强化肺康复依从性指导,女性用激素药要注意代谢等方面影响。
一、药物治疗
1.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是经临床研究证实可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进展的药物,其通过抑制炎症和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发挥作用;尼达尼布也是用于治疗IPF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等,减少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转化。
二、非药物治疗
1.氧疗:对于存在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0%或动脉血氧分压<60mmHg)的肺纤维化患者,通过持续或间断吸氧可改善缺氧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延长生存时间。
2.肺康复治疗:包括运动训练(如步行、踏车等有氧运动)、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有助于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通气功能和提高运动耐力,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三、肺移植
对于终末期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肺功能等多项指标以确定是否符合移植适应症,且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肺纤维化:极为罕见,治疗需高度个体化,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且要特别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谢和脏器功能减退,在药物治疗时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吡非尼酮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强化肺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指导。
3.女性患者:使用激素相关药物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代谢、骨骼等方面的影响,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等,需综合评估风险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