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肠出血(多在病程2-3周,少量无症状,大量有相应表现)、肠穿孔(最严重,多在病程2-3周,右下腹剧痛等)、中毒性肝炎(多在病程1-2周,肝大等)、中毒性心肌炎(多见于病程2-3周,心率等异常)、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儿童及老年患者,因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
肠出血:是伤寒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病程第2-3周。肠道病变处坏死、溃疡累及血管导致出血,少量出血可无症状,大量出血时可出现体温骤降、头晕、心慌、血压下降等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生肠出血时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被忽视,需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及粪便情况;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肠出血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预后。
肠穿孔:为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第2-3周,好发于回肠末段。常因肠壁坏死穿孔所致,患者突发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体温下降、脉搏加快、腹肌紧张等表现。儿童肠穿孔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老年患者发生肠穿孔后,机体反应可能较弱,病情进展可能较为隐匿。
中毒性肝炎:多发生在病程第1-2周,表现为肝大、压痛,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等。其发生与伤寒杆菌的毒素作用有关,不同年龄人群的肝脏对毒素的耐受及反应可能不同,儿童肝脏相对娇嫩,更易受到影响;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发生中毒性肝炎时,可能加重肝脏损害。
中毒性心肌炎:多见于病程第2-3周,有严重毒血症的患者易发生。表现为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心律不齐等。儿童的心肌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发生中毒性心肌炎时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老年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中毒性心肌炎会进一步增加心脏事件的风险。
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儿童及老年患者,常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继发肺炎链球菌或其他病原菌感染引起。儿童的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等因素使其易受感染影响呼吸功能。